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今年金融業獲利續寫新紀錄? 信評:難度高機率小

2021/2/14 09:3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4日電)金融業去年獲利新台幣6756億元,創史上新高,外界好奇今年是否能續寫新紀錄,不過信評指出,去年資本市場熱絡,台股攻上萬六,讓壽險業、證券業賺飽飽,但是考量資本市場波動,今年整體獲利要比去年好的機率非常小。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金融三業2020年獲利,銀行業、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業合計稅前獲利達6756.58億元,增幅逾6%,為歷史新高。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業獲利都成長,只有銀行業稅前獲利3708.2億元,年減362.1億元。

中華信用評等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分析,觀察金控去年獲利結構,決勝點是在資本市場能否賺到錢,這也讓壽險金控包括富邦金、國泰金獲利明顯領先同業,銀行為主體的金控則相較辛苦。

張書評解釋,銀行業賺1元,可能0.7到0.8元是淨利息收入(NII),其他是手續費與交易收入,壽險業賺1元,約0.6到0.7元來自資本利得(capital gain),雖然銀行也有投資,但兩者產業結構不同,去年股市表現太好,不少壽險業投資得宜、逢高調節,加上壽險金控規模大,獲利金額自然亮眼。

不過,張書評直言,資本市場不太可能每年都有這麼好的表現,金融業當然還是會賺錢,但是整體獲利要比去年更好的機率非常小。

進一步觀察銀行業營運展望,張書評表示,去年因為第1季、第2季降息,銀行業淨利息收入下降,去年有半年受影響,但今年面臨的期間是一整年。再者,政府許多紓困貸款措施,雖然期限延長到今年中或今年底截止,但是企業沒有保護傘後,若無法正常還款,就會影響銀行逾放比上升。「今年下半年銀行資產品質的挑戰才要開始」。

國際信評惠譽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嬿如則認為,銀行業今年獲利應該尚屬穩定,雖然資產品質下半年可能有壓力,但是惠譽假設今年不會再降息,銀行面臨利差壓縮的壓力應該會減緩。

黃嬿如認為,銀行業今年放款業務應該可以比去年成長,財富管理部分,整體大環境貨幣寬鬆,台商回流對於相關理財產品仍有實質需求,應該可以補上淨利差(NIM)的壓力。

張書評則認為,保險業、證券業今年面臨獲利下滑的壓力會比銀行業大得多。

張書評點出保險業面臨的2項挑戰。第一,資本市場去年表現好,基期高,就算今年資本市場指數不修正、維持相同榮景,要實現跟去年一樣多的資本利得也很難。第二,壽險業商品改革延續,加上今年新契約保費相對較少,保費新買的債券,利率也比去年低,利息收入跟資本利得都承壓。

至於證券業去年獲利創下2012年來新高,達到817億元,年增249億元。張書評分析,證券業受惠去年股市熱絡、成交量屢破千億,根據證交所統計,台股去年新增開戶數達67萬人,總開戶數成長至1124萬人,加上券商都提到年輕世代參與度增加,都對成交量有所貢獻。

不過,今年資本市場能否持續熱絡,張書評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除非是特定利基型券商,布局海外業務,如果只做台股,要維持去年獲利水準機率不高。(編輯:潘羿菁)11002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