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與否產學界看法分歧 央行決策面臨難題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7日電)中央銀行明天將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不過金融圈、學者對於央行降息與否看法分歧,關鍵在於即便台灣經濟走出低谷,受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較小,但全球經濟衰退、利差因素以及新台幣強勢,仍帶來隱憂。
今年初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於亞洲爆發後,迅速蔓延至歐美地區,全球經濟隨之重挫;各國央行為了穩住金融市場秩序,紛紛祭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寬鬆方案,台灣央行今年3月也大動作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來到1.125%,創下歷史新低,打破前次金融海嘯的低點紀錄。
然而,央行上季為了讓台灣度過疫情難關,下猛藥降息1碼,利率來到貼地水準,儘管1.125%至零利率看似還有4.5碼的空間,但其實央行調降重貼現率,宣示意味居多,金融圈更在意的是央行收受金融機構餘裕資金的可轉讓定存單(NCD)利率,尤其視28天期為利率指標。
目前28天期定存單利率為0.34%,以此來看,央行剩下的降息空間不到1.5碼,雖然台灣經濟情勢好轉,資金水位也相當充沛,沒有加大寬鬆力道的急迫性,但眼前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第二波疫情恐捲土重來,以及美中貿易戰等變數,央行降與不降都是難題。
對於央行利率決策,金融圈與學者持兩派看法,金融業者著眼於全球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利差因素等,普遍預期央行將降息半碼至1碼;學者則認為經濟已逐步復甦、政策空間有限,利率宜按兵不動。
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表示,根據金控內部研究報告評估,央行下降息1碼機率頗高;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認為,美國目前接近零利率水準,相較之下,台灣仍有降息空間,市場普遍預期央行還會降息1碼。
星展銀行則指出,台灣疫情控制較好,已於6月7日解封,但失業率、無薪假等數據都不樂觀,就業與收入惡化,將抵銷內需復甦力道;而國外疫情仍待緩解,意即國際航線無法馬上恢復正常,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等變數,都將拖累經濟成長腳步。
基於上述原因,星展銀行認為,央行料將降息半碼,因應日益負向的產出缺口與通縮風險。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日前也向媒體分析,央行若降息,可達「一降三穩」的效果,也就是「穩成長、穩就業、穩匯率」。
「兩派論述都有道理」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支持不降息的一方,是基於國內經濟情勢逐步好轉,認為降息意義不大,而且從近期定存單、公債利率探底可看出,市場資金水位充沛,並無降息的必要性跟急迫性;另一方面,降息空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央行子彈應該省著點用。
至於降息的支持方,吳孟道指出,除了擔憂疫情可能捲土重來,應超前部署,美國接近零利率,利差因素可能讓熱錢湧入台灣,進而推升已經處在波段新高的新台幣匯率。
今年以來,新台幣維持強勢格局,走勢強壓韓元,不利出口廠商海外報價競爭力,但吳孟道點出一項關鍵,認為這並非央行當前的考慮重點。
美國財政部每年4月與10月公布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哪些國家被列入匯率操縱國及觀察名單,是外界關注焦點。
吳孟道指出,「匯率操縱國」標準由美國財政部制定,主要有3項,台灣長期以來都符合其中2項標準,第三項與操縱匯率有關;在美國隨時可能公布匯率操縱國名單之際,台灣經濟逐步好轉,央行又不便於對匯率出重手,自然也不會將此列為必須降息的關鍵考量。(編輯:潘羿菁)10906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