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會重罰高通 學者:助台廠談判籌碼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11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今天說,他研判公平交易委員會重罰無線通訊晶片大廠高通考量包含照顧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助台廠與高通談判時有較好籌碼及保護消費者。
公平會經2年多調查後,對高通開出新台幣234億元罰單。公平會說,高通基頻晶片市場具獨占地位,卻有3大違法行為,包含對國內、外手機廠收取不當專利授權費。
劉孟俊告訴中央通訊社記者,各國主管機關對反壟斷案判決有不同考量,如中國大陸先前重罰高通,主要考量應是希望高通可與當地業者合作技術移轉,以協助當地產業升級、自主創新;至於南韓重罰高通,應是要幫南韓品牌三星、LG爭取較大利潤空間。
不過,前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對中央社記者說,公平會重罰高通,對台灣百害而無一利。
他說,高通是全球最大IC設計公司之一,也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蘋果外最大客戶,公平會重罰高通後,可能造成高通從此不再對台積電下單;除台積電,高通在台客戶還包含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會迫使華碩、宏達電無法再使用高通晶片。
他說,高通即使因公平會重罰退出台灣市場,還是會持續向台廠收專利授權金,台廠該給高通的專利授權金一毛也少不了,除非台廠商品不賣到美國、不到中國大陸製造。
杜紫宸表示,公平會重罰高通唯一有利的可能是同屬行動晶片大廠的聯發科,但他不認為原本使用高階晶片的台廠會因此轉向聯發科下單。
他說,當市場以公平交易法裁罰業者時,須以市場為後盾,全世界也只有美國、歐洲聯盟與中國大陸可這麼做,且美國商會及美國商務部勢力很大。
杜紫宸表示,對高通來說,台灣市場不大,公平會重罰高通其實是紙老虎,可能根本收不到罰款。10610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