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缺地困境 高雄加工區投15億更新廠房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3日電)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經濟部將投入15億元預算,進行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廠房改造,第一階段預計在110年8月完工,估將提升6.3萬平方公尺樓地板空間,並增加年產值逾百億。
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爭取前瞻計畫約新台幣15億元預算,投入高雄園區老舊廠房更新,並引進創新產業,帶動園區產業升級。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長劉繼傳指出,民國55 年成立的高雄園區是全台第一個加工出口區,50年前蓋的兩層樓廠房多已老舊不堪,低層建築也無法完全發揮高雄園區容積率可達490%的優勢。
高雄園區的標準廠房區及行政區占地約22公頃,目前取得廠商支持,釋出3棟廠房與行政區及周邊土地約4.17公頃,計畫興建地上8層、地下1層的新型態標準廠房,並採用綠色基盤工法,使用綠建材及智能控制系統。
第一階段總興建規模約4.3萬平方公尺,並引進民間資金可自建規模,逾2萬平方公尺,預估可新增產業使用空間約6.3萬平方公尺。
劉繼傳表示,由於加工出口區皆為國有土地,可利用公部門整合低度利用廠房,啟動「先拆、後建、再搬」方式,新建大樓將採只租不售方式,並提供首兩年土地租金打6折,第3、4年8折優惠,做為廠商初期布置生產線的準備期優惠,增加招商誘因。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表示,帶動老舊廠房翻新的力量有兩種,一是市場力量,由產業自主更新,像高雄園區非標準廠房區更新率目前約達6成,剩下的部分就要靠公部門整合帶動。黃文谷也說,若高雄園區示範效果顯著,後續將有助其他園區爭取相關經費。
高雄園區目前以顯示器零組件產業為大宗,包括高雄晶傑達、瑞儀光電等10家廠商都已表達租用新建廠房意願,需求已逾新建廠房半數空間,其中高雄晶傑達需求即達3成。
劉繼傳表示,這項計畫預計將在110年8月完工,除既有廠商外,也希望引入5+2研發創意產業;以高雄園區前10大業者的產值回推,預估能創造2700個就業機會,並增加年產值約105億元。10610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