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工研院勾勒循環經濟三願景 走7R就對了

2017/9/26 18: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6日電)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今天發表以「建永續:循環再生 創新經濟」為主題的年度專刊。工研院勾勒出滿足循環經濟要有三大願景,並從7R找尋新的經濟和產業機會。

這項專刊勾勒出三大願景包括「三零(零廢棄、零排放、零工傷)目標」、「以循環經濟重塑企業新戰力」及「讓台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熱點」等三大願景。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同時提出利用7R,包括新思維(Re-Thinking)、新環境(Re-Environmenting)、新服務(Re- Servicing)、新技術(Re-Innovating)、再製造(Re-Manufacturing)、再利用(Re-Cycling)和可再生(Re-Generating)等七大關鍵要素所建立的評量公式,協助政府及產業探索台灣實踐循環經濟的各種新機會。

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台灣極度缺乏天然資源且多仰賴進口,面對全球資源耗竭、國際競爭的新趨勢,發展產業不再是單純追求經濟成長,同時應兼顧國家長期發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政府提出「循環經濟」作為台灣未來能永續發展的願景,要讓台灣從極度消耗資源的成長模式,轉變成藉助資源循環帶動成長的創新生態經濟體系。

張培仁指出,工研院多年來扮演台灣產業創新的推動引擎,今年IEK年度專刊提出許多循環經濟的新觀點、新思維,期許專刊能引領台灣產業思考讓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的最佳策略,吸引各界專家共同討論與獻策,一起為推動永續台灣及循環經濟的產業發展願景努力。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指出,過去台灣以傳統製造業為發展主力,在現今全球價值生態系面臨轉型困境,雖然近兩年AIoT(AI+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席捲全球,也是台灣產業應把握的新契機及轉型升級的機會;但若放眼未來十年,下一波對台灣產業與技術的重大議題,循環經濟既是台灣產經實力再發光的機會,也是未來的經濟新引擎。

蘇孟宗強調,循環經濟亟需跨域跨業合作,導致傳統產業界限模糊化、並將生態系內利益重新分配,台灣應善用循環經濟的生產理念,思考如何在從產品設計端以生命週期思維出發,考慮資源循環整體過程,使材料消耗透過再利用降到最低,進而墊高台灣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逐步建立台灣的經濟成長、環境永續、社會共融的共享生態系。10609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