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想菜價暴漲暴跌 先健全產銷制度

2017/6/24 09:29(6/24 10: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走出菜價魔咒—解析蔬菜產銷制度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許雅靜台北24日電)「老闆,菜怎麼漲這麼多?」被視為21年最強梅雨襲台後的週六上午,台北木柵菜市場依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一位歐巴桑嘴裡抱怨著菜價漲太多,手裡忙著挑選高麗菜;聽到客人抱怨,老闆也拉大嗓門說「這樣算很便宜啦,菜又漂亮,下禮拜妳就知道,菜一定又貴又爛。」

那天,攤商賣的高麗菜1斤30元,比前一天20元大漲10元;隔天,又飆漲到45元,不到兩天的時間,有菜王之稱的高麗菜,足足漲了一倍多。不只高麗菜漲,台北果菜市場蔬菜批發價從平均每公斤20.4元漲到35.9元,也飛漲了75.9%。

菜價和暴雨一樣,漲得又快又猛,婆婆媽媽們叫苦連天,擔心買不到菜,也擔心菜價會愈飆愈高,只能勒緊褲帶搶買,這股民怨經由媒體不斷放送放大,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在勘災時也懷疑菜價不合理,宣示要立即啟動查價機制、抓菜蟲。

年年都喊抓菜蟲 政府農民消費者三輸

然而農委會農糧署、消保會、公平會查價的結果並無異樣,菜蟲沒抓到,卻引發農民強烈不滿,同為執政黨的雲林縣長李進勇更召開記者會,高分貝大罵「菜蟲沒有浮起來,人的怒氣浮起來」,嚴正要求農委會不能釋出冷凍蔬菜,以免壓低菜價傷害農民。

抓菜蟲的說法惹火了農民和盤商,但也沒討好林聰賢原本想兼顧的消費者,「每次都喊要抓菜蟲,十幾年來也沒看到有抓過」吳太太和許多家庭主婦一樣,根本不看好政府說要抓菜蟲。政府抓菜蟲的戲碼每年都在上演,卻年年沒結果。

去年9月,莫蘭蒂、馬勒卡、梅姬三個颱風接連襲台,菜價平均每公斤飆上50元,居高不下的菜價持續3週以後,民怨沸騰到極點,驚動總統蔡英文點名農政單位要改進,行政院長林全更限期農委會1個月內平抑菜價,農委會和檢調也大張旗鼓要抓菜蟲,但直到12月,菜價依舊處於高檔。

蔬菜全國一盤棋 不能菜漲才介入

在菜價大戰中,菜農和消費者的立場基本上是對立的,前者希望菜價高,反映合理報酬,後者希望菜價便宜,減少家庭開銷;當菜價失衡時,政府的角色和作法常顯得顧此失彼。

曾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任職總經理4年多的韓國瑜認為,「蔬菜應該要全國一盤棋,因為蔬菜是國安問題」,政府要掌握供給量,畢竟水果可以不吃,蔬菜不行,老百姓買不到吃不到會暴動的。

韓國瑜希望大家站在的農民的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農民,天災毀了百分之八十的蔬菜,只剩那二十,你怎麼辦?當然會希望菜價高,加上蔬菜受損供給量降低,菜價漲價很自然,問題是漲的是不是很誇張不合理,所以剩下就是政府的事情,價格漲太多,老百姓受不了,反觀高麗菜滿地沒人要的時候,農民受不了,政府也要介入。

風災菜漲正常 不敢說實話怕被罵

前行政院發言人、現任台大農經系教授孫立群坦言,其實颱風來菜價本來就會漲,一波是預期漲價心理、一波是菜損供給量不夠,這在政府內部和學校上課時,都會被理解是正常的市場反應,但是沒有人敢講,因為講出去,「在台灣這個政治環境,馬上就變菜蟲,還會罵政府無能。」

如何才能讓菜價不要波動太激烈?孫立群以去年的風災為例說,應由農委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進口蔬菜,以補充供應量,再釋出到農產運銷公司拍賣場,「東西多了,價格就會下來。」但去年連續三次颱風來襲,沒有做第二波緊急進口,農委會這部份是失職的,平常應該要有儲存。

價漲搶種價跌減種 菜價陷入蛛網理論

雖然去年底菜價高的驚人,但今年3、4月,在溪湖果菜市場,高麗菜一公斤卻只剩4、5元,菜價暴漲暴跌,究竟問題出在哪?

曾任台南縣農會總幹事長達21年的前立委蔡勝佳說,「農民都憨憨的,只要價格好,就一窩蜂搶種,勸他不要種也沒有用,這真的會氣死!」搶種造成供過於求,價格就崩盤,一旦今年或這季種了虧錢,明年或下一季就不敢種,供貨量又不夠,價格又漲。

在自由經濟市場,由供需決定市場價格,但當價格引導生產時,就會陷入漲價就搶種,搶種後供過於求又價跌,價跌後不種又供不應求的困局,這在經濟學上稱為「蛛網理論」。在極端氣候的威脅愈來愈大的情況下,這已成各國政府遭遇的棘手問題。

健全產銷制度 勝於大喊抓菜蟲

但菜價高就一定有菜蟲嗎?菜蟲的爭議常在於商人和消費者對於合理利潤的認知差距,但從去年底長達2個多月的高菜價來看,並不是「菜蟲在囤積哄抬價格」就能一言以蔽之。

從農田到餐桌,涉及複雜產銷供應鏈及天候因素,與其把焦點只放在抓菜蟲,持續上演農民、消費者、政府三輸的局面,不如從根本做起,找出蔬菜產銷制度的結構問題,從根本改善體質、健全制度,才能解決產銷失衡的輪迴模式。

其中,落實計畫生產、透過溫網室等強固措施提高抗風災能力、或是從育種、從環境提高不利種植的夏季生產量,都是讓生產端穩定供給的方法;而如何讓銷售制度透明化,建立預警制度調節供應量措施,也是去除病灶的重點工作。

此外,依據農委會統計室提供的104年普查資料(5年普查一次),台灣有71萬9928農民,較前一次普查減少7199人,農民的平均年齡也由61.7歲提高到63.2歲,在農業缺工及高齡化的情況,必須盡早解決人力不足問題,以培育新血經驗傳承。10606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