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美公開收購 大毅提4大疑問態度保留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7年2月2日電)凱美公開收購大毅45%股權。大毅審議委員會下午提出4大疑問,並指凱美事前未與大毅董事會達成合意收購,對股東是否參與應賣,態度保留。
大毅下午發布重大訊息表示,今天召開審議委員會,對於凱美公開收購大毅的公開收購人身分與財務狀況、收購條件公平性,及收購資金來源合理性,提出查證及審議情形。
首先在公開收購人身分與財務狀況,大毅指出凱美最高收購金額約新台幣19.57億元, 若凱美已取得銀行履約保證書,但凱美將來可否有足夠現金流量償還貸款?大毅指出,凱美去年前 3季營業現金流量為負值,高額舉債進行此次公開收購,財務槓桿運用是否過大?不無疑義。
其次在收購條件公平性,及收購資金來源合理性,大毅認為,凱美此次公開收購案所需資金來源, 約89%約17.34億元以銀行借款支應, 銀行貸款比例顯然偏高,加上凱美去年前 3季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負數,將來是否可利用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支付貸款本息?或是需出售資產償還貸款?此等財務風險不可忽視。
大毅也指出疑問,凱美融資計畫無擔保和擔保部分授信額度,財務槓桿是否過高?此外凱美融資計畫授信額度的可執行性, 恐仍需視智寶106年股東會決議而定,有使凱美面臨不可控風險之虞。
再者在收購價格合理性,大毅提出疑問,凱美提出的「普通股股權價值合理性意見書」,未考量有關控制權溢價的調整數?未敘明不採行控制權溢價以調整合理價格區間的理由?大毅認為,評價基礎恐有欠公允。
大毅並指出,公司於民國96年間也曾面臨國巨為首集團公司的非合意併購案件,當時大毅每股股價曾超過200元, 且此次收購案公開說明書載明有凱美公司獨立董事、關係人分別以每股200元取得大毅股票, 大毅提問,股票歷史價格紀錄,為何未列入股票評價基礎考量?
大毅表示,此次公開收購案,凱美事前並未與大毅董事會達成合意收購,大毅並對「普通股股權價值合理性意見書」內指股價價值評價提出疑義,並提問大毅不動產久未進行重估,是否造成取得成本與評價時公允市價差距甚大?其股權評價結果是否允當?
最後在反托拉斯申報相關疑義,大毅引述公平交易法第10條及第11條相關規定提出疑問,國巨與智寶應屬公平交易法規範結合管制對象?智寶是凱美控制股東,可推知國巨對凱美同具有控制力?
凱美擬公開收購大毅45%普通股, 大毅認為,應將國巨、智寶、凱美以及大毅主要產品市占率、營業收入金額做綜合判斷。釐清是否需向公平會提出事業結合申報,符合法制。並依據公平交易法規範,或全球其他國家市場反托拉斯法管制,宜先釐清,確認本件公開收購案無違結合管制規範。
大毅表示,上述財務風險與適法性相關疑問尚未完全釐清前,相關風險恐無法避免,故對股東是否參與本件公開收購應賣,採保留態度。
大毅建議,公司股東參酌相關資訊,並應詳閱凱美公開收購說明書,自行決定是否參與應賣。10602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