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去年下市櫃23家創近年高點 原因是這兩個

2017/1/3 17:4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柏勝台北3日電)據統計,去年台股有23家公司下市櫃,創近年新高。資誠(PwC)表示,這主要與景氣不佳,加上企業併購成風潮等因素有關。但併購若能達成綜效,對台灣資本市場也不一定是壞事。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天舉辦「2017大中華區IPO市場趨勢分析記者會」。

資誠審計服務部副營運長林鈞堯表示,台灣近年上市櫃企業總家數雖逐年增加,但「淨增加數」正逐漸減少,且下市下櫃的企業家數,更從2014年的13家、2015年的21家,增至去年的23家,與近年景氣不佳、企業經營不善等因素有關。

此外,去年有美光併購華亞科、艾司摩爾(ASML)併購漢微科等跨國併購案,國內併購則有元大金併購大眾銀行等,皆導致下市櫃的企業增加。

林鈞堯說,台灣人過去喜歡自己當老闆,然而當競爭日益激烈,產業鏈競爭只有前幾名存活時,最後就會走到併購。

此外,台股本益比偏低,導致個股股價不高,也讓併購更容易發生,除了國內的併購外,也有跨國併購,尤其像之前中國大陸股市本益比相當高,併購相對便宜,因此有很多中企有意買下台灣企業,都形塑了併購的氛圍。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周建宏表示,從單一指標觀察,上市櫃公司家數變少,好像是不好的事情,但若透過併購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提高公司競爭力,對資本市場也不見得是壞事。

但周建宏也坦言,不樂見太多外資來台併購企業,因為企業被買走後下市櫃,台灣資本市場就少了一塊,進而影響資金動能。他認為,現在政府應鼓勵台灣企業往海外併購,將其納入台灣資本市場,不僅能提高企業成長動能,也能活絡台灣市場。1060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