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債評等鬆綁 中華信評:提升投資風險
2016/6/6 15:17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 6日電)中華信評表示,使用發行體信用評等代替債務發行信用評等的作法,與國際投資市場慣例背道而馳,且投資人的信用風險可能遭到扭曲,一旦違約事件發生時,將對市場帶來嚴重威脅。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今天發布標題為「使用替代評等是否會導致台灣投資人面臨的信用風險失真?」評論文章。
該篇文章指出,發行體及投資人的確愈來愈常使用發行體評等來替代以往須取得強制信評的債務信用評等,此舉也凸顯潛在信用風險是否有如實得到反映的嚴肅問題。
中華信評總經理李美鈴強調,不同類型的信用評等是不能夠相互替代使用的,因為不同類型的信用評等所衡量的風險類型亦不同。
除主順位債外,次順位債評等不等於發行體評等,根據中華信評實際評等經驗來看,發行體和債務發行評等之間的差距從一級到五級都有。
也就是,投資組合中原本債券風險計提為100%,因取消強制信評,以發行體評等計算後,風險計提可能降為50%,對公司來說,投資成本降低,相對的面臨的風險也增加。
李美鈴補充說明,使用錯誤的評等評估工具,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對一檔非投資等級的公司債或金融債進行投資。
她說,取消強制評等後,投資人投資組合中某些未取得評等的無擔保債,會因此而被視為是主順位債,事實上卻不然。10506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