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缺口擴大 老有所依大難題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日電)國內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明年起至2060年,每年平均減少18萬勞動人口,且每1.2人要扶養1名老人,加上中高齡勞參率低、人才外流等現象,台灣勞動市場處境日益險峻。
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根據模擬設算,如果勞動參與率可以由2013年的58%逐年提高到2020年60%,2020年的勞動力仍然可以維持現在勞動水準。
不過,根據國發會統計資料,目前15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占台灣總人口數的74%,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佔12%,推估到民國150年(2061年),15歲至64歲人口降為51%,65歲以上人口增為38%,顯示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
國發會統計,目前國內工作年齡人口數有1737萬人,正是「人口紅利期」的高峰,但推估2016開始到2060年,工作年齡人口每年平均將減少18萬人。
同時,隨著高齡化趨勢,國發會推估,2014年每6.2名工作年齡人口須扶養1名65歲以上老年人口,到2060年等於每1.2人就要扶養1名老人。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專委謝佳宜表示,國內人口結構呈現少子化、高齡化及工作年齡人口減少的趨勢,工作年齡人口面臨就學年齡延長、就業年齡延後以及中高齡提早退休離開職場的「晚入早出」現象;勞動市場則有人才外流,大量基層勞力引進的「高出低進」的挑戰。
即使國發會的「黃金十年國家發展願景」裡,在促進就業的目標中,要提高勞動參與率從58%至60%,婦女勞參率從50%提高至53%,但人口結構改變衍生的勞動力縮減問題仍在發酵。
擴大勞動參與率包含提升青年、婦女參與率,謝佳宜提到,應加強教育與就業多元接軌,鼓勵青年不要念到碩博士才工作,而是讓教育、就業多結合,縮短學用落差,可以先工作再回去讀書,或邊工作邊進修。
因應台灣婦女因結婚生子、照顧家庭離開職場,中高齡婦女勞參率低落,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曾表示,應該推動彈性工時,用彈性的補休、工作時間,並輔以托幼、長照制度的配套機制,提供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讓婦女二度就業。
國發會強調,為改善人才外流問題,台灣應結合延攬多元專業人才與營造友善移入人口的環境,吸引海外僑民「鮭魚洄游」;未來產業面臨勞動力不足問題,政府也將推動強化產業智慧化與機器人化相關對策,以減少工作年齡人口帶動的勞動力缺口。10402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