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玲「一切都在此時此刻」 心繫底層勞工與邊緣人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0日電)進步社會的角落,總有被視而不見的弱勢與受害者,長期關注勞工權益的作家顧玉玲以報導者之筆書寫「一切都在此時此刻」一書,心繫底層勞工與社會邊緣人,近期出版。
根據印刻文學提供新書資訊,本書為顧玉玲從各種極限勞動環境到職災細節,涵蓋性別、階級、族群的多重面向,親證還原組織現場、勞動狀況與工傷後的修復之路。
顧玉玲在書中表示,對勞動者來說,汗水的意義在熟悉的工作環境造成各種損傷便已改寫。營造工人在工地裡揮汗如雨,卻無法在施工現場如廁;移工們擠在窄仄的水泥鐵皮屋宿舍,逃生門後是美輪美奐的高級會客室;有人遭遇高壓電擊而慘遭截肢,有人因機器的迴盪聲造成耳膜破裂或終身重聽。
顧玉玲認為,勞動者往後走的每一步,牽一髮而動全身。外表的異常讓人心生恐懼,汙名和成見雖加深隔閡,但殘缺世界裡仍有微光。
顧玉玲同時也表示,她從沒有見過哭哭啼啼的受害者、可憐蟲,一個也沒有。「我所親歷的,一直是缺手斷腳也要討回公道的勇氣、膽識與尊嚴。」
全書分3輯,輯1「組織現場」從顧玉玲在「自立晚報」產業工會擔任祕書的親身經歷寫起,細數為職災工人、第一線勞工爭取權益,以及各種不可思議的現場見聞;輯2「不孤單」細膩描寫工傷受害者的心路歷程及背後的故事。
輯3「暗影與微光」側寫社會底層的生命力,慶功宴的脫衣舞、重殘者復健的意志、死了一個原住民臨時工之後的反思,在看似無望的陰影下看見希望。
顧玉玲北藝大人文學院副教授,「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戰友團」召集人,曾獲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台北文學年金首獎。著有非虛構作品「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與「回家」、長篇小說「餘地」,並主編「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等書。(編輯:龍柏安)11309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