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清大生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5/18起花蓮展出

2024/5/17 14:48(5/17 15: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清華大學學生林嘉樂、利恩得今年1月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發現不到3公分的國寶級人獸形玉玦,將於18日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開幕首度亮相。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清華大學學生林嘉樂、利恩得今年1月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發現不到3公分的國寶級人獸形玉玦,將於18日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開幕首度亮相。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7日電)清華大學學生林嘉樂、利恩得今年1月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發現不到3公分的國寶級人獸形玉玦,各界敲碗希望展出,18日趁著二館開幕,這塊人獸形玉玦將首度亮相。

林嘉樂、利恩得今年寒假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1月31日在北三棧考古遺址一處農田進行地表踏查,眼尖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高2.9公分、寬1.5公分、厚度約0.3公分,推測是距今2700年前的史前文物。

花蓮考古博物館長溫孟威指出,按照表面斑紋,確認是來自花蓮的豐田玉,人獸形玉玦因為稀珍且昂貴,有特殊身分的人才能擁有,考古界稱為「威望商品」,在全台出土約40件,花蓮共5件。

女大生發現人獸形玉玦消息傳出,花蓮考古博物館天天有人詢問,想親眼目睹。溫孟威說,「工作人員被問到耳朵長繭」但一館空間有限,且特展早在1年前排定,沒有空間展出。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開設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將於明天正式開放。

溫孟威說,趁著二館開幕,首檔特展「112年考古出土文物整飭成果展」,高人氣的人獸形玉玦將首次對外亮相,其他文物包括崇德遺址出土距今約1000年鐵器時代的鐵刀、上美崙2號遺址出土距今3000到2200年的新石器時代陶器等作品。

配合考古博物館二館開幕,18、19日舉辦集章送小禮物活動,希望連結一、二館,讓民眾走進壽豐鄉豐田地區,了解考古館調查工作,進行一趟深入的文化旅遊。(編輯:黃世雅)1130517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打造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18日國際博物館日將正式開幕,讓民眾走進壽豐鄉豐田地區,了解考古館調查工作,活化地方文化資產。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打造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18日國際博物館日將正式開幕,讓民眾走進壽豐鄉豐田地區,了解考古館調查工作,活化地方文化資產。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開設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將於18日正式開放,並推出首檔特展「112年考古出土文物整飭成果展」。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開設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將於18日正式開放,並推出首檔特展「112年考古出土文物整飭成果展」。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3年5月1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