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作畫、呼應MeToo 中信當代繪畫獎展時代樣貌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5日電)蝸牛不只能吃,還能拿來作畫,第2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作品中,有藝術家羅智信「用蝸牛畫蝸牛」,還有藝術家吳逸寒以「聖母與妓女」獲選,對照MeToo運動爆發,反映當代繪畫時代性。
第2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頒獎典禮暨開幕展覽今天下午於關渡美術館舉行,此次投件作品共802件,首獎從缺,並選出5件優選及12件入選作品,除羅智信及吳逸寒外,獲得優選的藝術家作品還有洪瑄「突圍」、曾霆羽「貳參老梗-蒼穹觀」及蕭珮宜「寶藏船II」。
評審團主席、現任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表示,入選作品議題多元,從日常生活至社會反思、歷史魑魅對照當代科技、山色風光或兩岸議題,透過藝術家的反思與表現方式,拆解、重組、建立繪畫在這個時代的價值。
評審姚瑞中今天致詞分享評選幕後非常激烈,此屆女性參賽者表現突出,女性的陰柔、突破材質、非常講究的裝裱方式都獲得大家共識,很開心女性藝術家有更高的能見度。
像是此次唯一以人物肖像畫獲得優選的吳逸寒,就以探討女性、性別議題的作品受矚。她從「乳房的歷史」一書獲得靈感,以「聖母」與「乳房」的象徵意涵,探討被父權結構、厭女情結所制約的角色。
吳逸寒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大學接觸女性主義,體會到成長過程常聽見的女性要端莊、舉止合宜等話語,原來都是女性性別會遇見的困境,深入探討議題同時,開始創作起「聖母與妓女」,完成後台灣正巧爆發MeToo運動,「終於這項一直關注的議題,能擁有一個時間點被大眾好好討論。」
相較議題探討,羅智信則以作品「用蝸牛畫蝸牛」摸索繪畫媒材多元性,作品原料以蝸牛殼、動物膠與紅土製成,他說,製作獨特的作品媒材總是讓他著迷,「藝術家在某個程度上是魔術師、化學家、甚至是鍊金術師。」
第2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展覽即日起於關渡美術館展出至6月9日。(編輯:陳政偉)11303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