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談新事】漂泊海外150年終返鄉 愛丁堡大學返還台灣原民遺骨

2023/11/15 16:29(11/15 16: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在愛丁堡大學3日正式移交1874年牡丹事件4具台灣原住民遺骨前,族人在校方解剖學博物館川堂舉行傳統儀式,透過巫師蘇寶珠(坐立者)與祖靈溝通。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愛丁堡攝 112年11月5日
在愛丁堡大學3日正式移交1874年牡丹事件4具台灣原住民遺骨前,族人在校方解剖學博物館川堂舉行傳統儀式,透過巫師蘇寶珠(坐立者)與祖靈溝通。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愛丁堡攝 112年11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主持人:周永捷/中央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副主任
與談人:陳韻聿/中央社駐倫敦特派員

主題:漂流海外150年 英國返還台灣原民遺骨背後的那些事

11月3日,愛丁堡大學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南台灣戰場的台灣原住民遺骨,創下台灣自海外迎回歷史遺骨首例。

原住民遺骨漂流海外近150年,歸因於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當年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遇害為由,出兵台灣,與今天屏東縣牡丹鄉所在位置的台灣原住民激烈戰鬥。日軍隨後取下超過10名原住民的頭顱做為戰利品,其中4具輾轉來到蘇格蘭,自1907年開始便被收藏在愛丁堡大學。

在遺骨正式移交前,族人在愛丁堡大學舊醫學院的解剖學博物館川堂舉行傳統祭儀,迎接先人。本集特派員陳韻聿也親身參與這場與祖靈溝通的傳統儀式,她將在節目中分享舉行的過程,以及返還遺骨對於雙方的意義。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剪輯:蔡明珊|文字:鄭惠文

立即收聽:【特派談新事| 2023.11.15】

影片來源:中央社

▶「特派談新事」IG圈粉/廖漢原:搜尋 @correspondentnewsinsight
▶「特派談新事」IG圈粉/周永捷:搜尋 @plo1223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特派談新事】諾貝爾經濟學獎議題聚焦職場女性 台灣勞動力現況觀察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