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資深官員:APEC聚焦供應鏈韌性 台灣扮關鍵要角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1日電)供應鏈重組持續發酵,美國亞太經濟合作資深官員莫瑞表示,今年APEC聚焦供應鏈韌性,台灣的參與非常重要,更是創造永續未來的關鍵;紐西蘭前貿易部長葛羅瑟提醒,友岸外包等要付出成本和代價,但並非錯誤方向,須視不同程度而定。
第7屆玉山論壇今天登場,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在「經貿合作:韌性供應鏈建構」論壇擔任主持人,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美國亞太經濟合作資深官員莫瑞(Matt Murray)及紐西蘭前貿易部長葛羅瑟(Tim Groser)等人參加討論。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將於11月在舊金山舉辦,莫瑞說明,今年由美國主辦APEC的主題是「為各方打造堅韌而永續的未來」;受疫情、俄烏戰爭及中東地區衝突等衝擊,全球經濟因此趨緩,各界應攜手以更全面的方式面對未來挑戰。
莫瑞表示,今年APEC將聚焦供應鏈韌性,討論範圍涵蓋食品安全、反貪腐及能源轉型等,相信屆時台灣和美國有更多促進合作和對話的機會。莫瑞強調,台灣是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也是APEC工作小組、專家和部長層級會議的關鍵角色,在創造永續發展的路上,台灣的參與更是不可或缺。
全球化經貿面臨供應鏈重組等挑戰,葛羅瑟表示,全球化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但近年來面臨批評聲浪;即便如此,包含美國在內的國家不能輕易放棄全球化,特別是建構供應鏈韌性以及推動「友岸外包」的背後,須付出成本和代價。
友岸外包指的是將供應鏈轉移到結盟國家,以防企業受到政治摩擦等因素衝擊。
葛羅瑟說,供應鏈重組不是錯誤的方向,部分國家非常後悔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建構供應鏈韌性的過程並非黑白分明,重點是程度有別,他也提醒,有些事情可能會走得太過頭,期盼推動全球的和平與合作。
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與新南向國家經貿連結,鄧振中表示,從蔡總統上任後推動的這7年以來,台灣身為印太地區的一份子,與合作夥伴建立強大關係,共享資源和願景,新南向政策不僅涵蓋經貿和投資活動,更是向區域國家展現善意,並在教育、農業、醫護、文化交流等展現豐碩成果。
鄧振中表示,2016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為320億美元,統計至2023年7月,投資額為570億美元,成長幅度達76.2%;貿易方面,2016年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的貿易額為960億美元,2022年則為1800億美元,成長88.8%,遠高於其他地區同期的貿易量。
陳正祺表示,2016年台灣對中國出口在整體占比40%,台灣對中國投資占對外投資比重也達44%,推動新南向促進多角化經營和分散市場,並讓經貿大餅更加茁壯、更具韌性;今年台灣對中國出口占比下降至23%,顯見供應鏈移轉效應。
陳正祺指出,受惠於新南向國家龐大的人口紅利、年輕人願意擁抱新科技,並在當地台商協助下,已形成產業聚落。舉例來說,泰國有PCB聚落,越南則為傳產集中地,並獲供應鏈自中國移轉的紅利;馬來西亞則有電子組裝聚落。
高仙桂說,全球供應鏈移轉重新定義亞洲各國的布局,中國過去是全世界的工廠,但因地緣政治風險增加,許多製造業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外移至其他國家;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包括台灣在內的14國,因技術力和勞動力充足,可共同取代中國,成為亞洲替代供應鏈。
高仙桂表示,台灣透過新南向政策,與合作國家建立緊密網路和連結,隨著亞太供應鏈崛起,期盼打造4大連結,包含資通訊產業、智慧城市、新創企業和綠色能源低碳等領域應用,互利共榮。
關於台灣醫療產業在新南向國家的發展合作,衛福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表示,透過醫衛人員訓練交流、國際醫療人士來台、傳染病的預防合作以及醫療服務和產品輸出等,台灣也協助培育超過500位口腔醫衛人員,未來將持續深化與新南向國家在數位醫療、精準醫療的合作。
針對醫療人力短缺議題,菲律賓前衛生部次長吳克能(Kenneth Hartigan-Go)表示,供應鏈韌性除了科技產業,也須注重人力資源配置,包含前線醫療人員技術是否足以面對擴增的醫療需求;吳克能提及,AI技術、基因組分析等應用未來可期,醫療人力如何銜接科技發展至關重要。(編輯:楊蘭軒)1121011
- 2023/10/12 15:26
- 2023/10/11 15:03
- 2023/10/11 14:51
- 美資深官員:APEC聚焦供應鏈韌性 台灣扮關鍵要角2023/10/11 14:42
- 2023/10/11 12:34
- 2023/10/01 15: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