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文總匠人魂深入金門 看見董騰祥傳習子婿燈技藝[影]

2022/12/28 17:46(12/29 09:1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華文化總會「匠人魂」深入金門走訪「子婿燈」第2代匠師董騰祥,記錄匠人認真琢磨技藝的精神。董騰祥堅持傳承父志,將這項根植於金門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中華文化總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12月28日
中華文化總會「匠人魂」深入金門走訪「子婿燈」第2代匠師董騰祥,記錄匠人認真琢磨技藝的精神。董騰祥堅持傳承父志,將這項根植於金門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中華文化總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12月2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8日電)文總「匠人魂」拍攝計畫深入金門走訪「子婿燈」第二代匠師董騰祥,記錄這項傳承已久的民間技藝,以及匠人認真琢磨技藝的精神。

根據中華文化總會發布新聞稿,金門傳統文化中的嫁娶習俗,新郎需準備「子婿燈」,於婚禮當日由晚輩提著這對燈籠為前導伴著鑼鼓隊遊街迎親,所以子婿燈也被稱作「新郎燈」,而燈在閩南語諧音為「丁」,有著「添丁」的涵義。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子婿燈」製作技藝面臨消逝危機,所幸匠師董騰祥毅然決定回家繼承父業,已屆壯年的他轉行從頭學起,白天陪伴父親董天補傳承家業,夜裡自己繼續苦練技藝,開啟了他一生懸命的製燈之路。

若手機用戶無法觀看,請直接點擊上方影片連至YouTube。

新聞稿指出,董天補是金門「子婿燈」第一代匠師,二戰期間1937年日軍登島導致金門與廈門斷航、無法從廈門購買子婿燈,居民向董天補求助。喜歡繪畫的董天補參考汰舊的燈籠,一點一滴描摹古典式樣,並鑽研出獨門工法,成功復刻這項當地婚禮必備的禮器,家中也因此從務農轉向製作子婿燈營生。

當「子婿燈」技藝面臨無法傳承的危機時,董天補長子董騰祥接續了這項技法,他原先為家電維修工,收到了來自家鄉的父親捎來繼承家業的召喚,於58歲回到故鄉金門古崗,從一開始被嫌手腳太慢,到後來逐步練成一名熟手。

董騰祥始終謹記父訓「常做手就熟」,8年間他白天陪伴父親,夜裡苦練技藝,董騰祥說,「光是看,你看100年也不會懂,如果不親自動手,一定也不會,就是愈做經驗就愈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2016年董天補辭世後,製燈技術成為金門文化局列冊追蹤保存的傳統技藝,董騰祥則繼續傳承父志,將這項根植於金門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文總為記錄台灣百工百業豐沛能量,自2017年起拍攝「匠人魂」系列影片,走訪全國各地採訪各行各業的匠師,在文化部支持下至今已累計完成41支影片、觀看人次已達500萬,並獲外交部協助翻譯為8種外語版本,向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編輯:張雅淨)1111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