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影展開幕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瑞典迴響熱烈

2022/9/16 21:06(9/16 21: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16日專電)由台灣駐瑞典代表處與斯德哥爾摩大學東亞系合辦的首屆台灣影展14日開幕,開幕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邀請導演李家驊現場座談,引起在場觀眾熱烈迴響與討論。

由駐瑞典代表處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首度合作辦理「台灣文化光點計畫」,以「台灣文學與視覺藝術」為主題辦理台灣影展,於14日在斯德哥爾摩民族博物館(Museum of Ethnography)開幕。

開幕片為導演李家驊執導的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放映後的座談中觀眾迴響熱烈。

負責策展的斯德哥爾摩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系(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教授史維格(Irmy Schweiger)表示,台灣是個很值得瑞典認識的地方,因為台灣不僅在政經發展上獲得舉世稱羨成就,在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傳統上展現豐富多樣性,使其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受到各界青睞,希望能藉這次的活動,開創更多學術研究議題的契機。

現場觀眾中有許多斯德哥爾摩大學東亞系的學生,瑞典籍的學生戴麗婭(Daphne Roland)表示,生在沒有死刑的瑞典,在觀賞這部片之前從未想過是否「支持」或「反對」死刑這個問題,這次有機會透過台灣影展看到台灣對死刑的討論,她覺得非常有意思,戴麗婭也認為,犯錯的人應該承擔刑責,處死太便宜行事了。

同樣是東亞系的歐柏格(Nelly Öberg)告訴中央社,在瑞典很少接觸亞洲文化,就算是死刑的討論也多針對美國的制度,這次的影展讓她開了眼界,更深入的了解東亞文化對死刑的態度與討論。

參與影展的學生林德納(Andreas Lindner)說,在瑞典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找尋學習素材比起其他歐洲語言更加費勁,他很高興學校利用台灣光點計畫做了影展與講座等活動,他因此有機會看到平常不會主動去接觸的紀錄片,更加認識台灣。

導演李家驊表示,影片在瑞典放映及座談的經驗很讓他驚喜,許多瑞典觀眾看完紀錄片後的第一個反應是,若有人執意求死而犯行,若將他處死是否會引發後續更嚴重的犯罪效應?這是跟台灣觀眾比較不同的思考角度。

他表示,因為台灣近年來在國際上建立了亞洲民主燈塔的形象,有很多國外觀眾因為這部紀錄片了解台灣依然有死刑,感到十分吃驚。

策展人史維格表示,此次影展的目的就是透過台灣如何面對各種貼近全球脈動的議題,引起觀眾的討論與思考,讓觀眾產生更貼近生活經驗的連結。

學生密索林(Saja Misolin)表示,這次放映讓她開始思考以前不曾想過的問題,她對接下來的影片十分期待。

台灣影展接下來將會播映的影片包括「老鷹之手」及「該死的阿修羅」、「親愛的房客」、「蘆葦之歌」、「賽德克巴萊」、「拉流斗霸」等作品,其中拉流斗霸的導演高俊宏也會在10月到瑞典參加映後座談。(編輯:高照芬)11109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