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奪珠寶奧斯卡銅牌 鄭又嶧盼用特色元素介紹台灣

2022/5/14 13:11(5/15 09: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4日電)來自台灣的珠寶設計師鄭又嶧,今年在英國珠寶界「奧斯卡獎」的金匠工藝與設計大賽中拿下銅牌,他從小在霸凌下長大,透過藝術重生,希望用台灣元素持續在國際發光發熱。

今年32歲的鄭又嶧,復興美工畢業後,大學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接著到倫敦藝術大學時尚珠寶系進修,目前在英國銀匠珠寶培訓中心Bishopsland Educational Trust擔任獨立珠寶以及銀匠設計師。

鄭又嶧今年2月在被稱為英國珠寶界「奧斯卡獎」的金匠工藝與設計大賽中,在平面設計稿中的留下你的印記Make your mark項目,以懷錶設計作品獲得銅牌獎,但銀牌與金牌都是從缺。

鄭又嶧接受中央社越洋電話訪問時表示,這個大賽在英國是屬於殿堂級別,要與英國貴金屬相關產業競爭,因此很多設計師都想要在這裡留名。台灣以往很少有人在這個比賽得獎,獲獎非常開心,但這樣的成績他認為還不夠,希望未來能夠在英國成立自己的珠寶品牌。

但看似光鮮亮麗的珠寶設計師外表下,提到從事藝術創作的原因,鄭又嶧略感低落地說:「我其實是被霸凌長大的小孩!」就讀國中時對藝術繪畫有極大興趣,也喜歡做手工藝品及彈琴。在當時「學科」才是最重要的升學管道,因為功課不理想,常常被同學看不起霸凌。

鄭又嶧說,還好當時國中有美工技藝班,放學後復興美工的老師到學校教畫畫,感謝他的父母支持學畫,讓他在全國賽得獎,接著進入復興美工就讀,走上藝術之路。

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時,鄭又嶧非常喜歡雕塑藝術,更發現可以從雕塑去研究珠寶,以珠寶作為畢業作品。大學畢業後擔任珠寶設計助理工作,也進修服裝設計與花藝,充實設計靈感。

「歐洲是藝術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鄭又嶧說,大學畢業後就嚮往到英國學習時尚珠寶,在台灣工作多年累積實力後,便前往英國圓夢,但他發現,現實與想像的不一樣。

鄭又嶧表示,原本以為時尚珠寶就是一般人認知,金光閃閃、亮眼的飾品設計,到當地才發現,珠寶不僅止於貴金屬或寶石,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物品,甚至是回收物,也可以是時尚珠寶的一部分,加上學習模式不同,讓他一度在黑暗中摸索。

他指出,台灣藝術教育中,教師要評圖時只在意成品、設計理念等,但在英國,是作品從一開始到結束,必須提供製作過程與想法,例如做一個命名「會流淚的珠寶」要探討人有什麼情緒、心理甚至人體構造,經過繁瑣的解構過程,讓他花一段時間才適應。

也因為開放式的創作過程,加上具有東方文化的優勢,讓鄭又嶧走出另一片天。他說,國外支持創作、文化包容度也非常高,對西方世界來說,東方文化具有特別地吸引力,讓文化隔閡扭轉成優勢。

鄭又嶧說,他創作常以亞洲文化為基底,融合西方文化。外國人對台灣很陌生,很多人曾聽過台灣,但不知道位置,他便覺得有股使命感,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台灣文化。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至於作品中呈現的台灣文化,鄭又嶧表示,他特別喜愛客家文化,利用鮮豔的客家花布創作,以及台灣獨特的原住民文化,這些元素都相當鮮明強烈,希望未來能用更多台灣元素,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告訴大家我來自台灣」。

英國金匠工藝與設計大賽Goldsmiths' Craft & Design Council Awards成立於1908年,被稱為珠寶界的奧斯卡。今年大賽主要獎項共有33個,並劃分為平面設計稿、成品設計、成品工藝、成品設計與工藝等4大類,參加者必須是在英國從事設計或使用貴金屬、寶石和其他相關材料的創作者。(編輯:郭諭儒)11105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