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合唱團音樂會 聽見李敏勇的台灣之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日電)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李敏勇筆耕40年,詩集、評論、小說真情流露,福爾摩沙合唱團將推出以李敏勇詩作為詞的「福爾摩沙詠嘆調」音樂會,透過合唱聽見李敏勇的台灣之愛。
李敏勇是第11屆國家文藝獎、第41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他從事創作40年,其作品以詩作、散文與文化評論為主,展現台灣戰後世代的恢弘格局,在介入社會與關懷土地的書寫中,與公共領域對話,表現台灣的歷史景深,呈現獨特的藝術風格。
福爾摩沙合唱團發布新聞稿表示,這場詩與歌的對話中,合唱團將演唱以李敏勇的詩詞譜寫而成的合唱作品。演出曲目包括由蕭泰然作曲的「自由之歌」、「百合之歌」、「傷痕之歌」及「玉山頌」;由石青如作曲的包括「這一工咱來種樹仔」、「海的臆想」、「百合花」、「斷想」、「禮物」及「厝鳥仔愛唱歌」。
其他還有林育伶作曲的「斷想」、游博能作曲「變色的風景」、李品萱作曲「秋天的詩」、林松樺作曲「看一隻鳥仔」,以及陳善朗作曲的「冬夜」等。
福爾摩沙合唱團表示,透過這場合唱音樂會演出,將李敏勇詩作的語言表達出來,賦予詩詞更寬廣的視野,彰顯歌詞與旋律的生命力。
在這次的曲目中,由蕭泰然譜曲的「自由之歌」是李敏勇為紀念台灣民主鬥士鄭南榕而作,搭配音樂感人至深。同樣是蕭泰然譜曲的「傷痕之歌」則是李敏勇為台灣921大地震傷痛靈魂而作,呈現安慰受難的生命和受傷的靈魂而流露的歌聲。
「玉山頌」則是1999年時任「新觀念」雜誌董事長郭承豐為「玉山運動」委託蕭泰然與李敏勇創作,蕭泰然將這首作品編寫成鋼琴與管弦樂兩種版本,這首歌曲展現了「新台灣人」的理念,在2000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中演出,深具意義。
「福爾摩沙詠嘆調」音樂會將於5月24日舉行,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由蘇慶俊指揮福爾摩沙合唱團演出,鋼琴由蔡昱姍擔綱。5月15日在福爾摩沙合唱藝術中心將舉辦「一位台灣詩人的心靈之旅和時代見證」藝文講座,由李敏勇主講。(編輯:張雅淨)11105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