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千絲萬縷繡山水 故宮緙繡展見工藝之美

2022/4/1 16:53(4/1 21: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日電)書畫精品只能存在於紙上嗎?運用緙絲與刺繡技巧,從布面上看山水與人物,別具工藝之美。國立故宮博物院集結典藏緙繡作品,明天起推出「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緙絲織品和刺繡作品是運用截然不同的工藝製作而成。緙絲織品須先將紋樣描繪在經面上,再依畫稿所需的各色絲線,來回穿梭於圖形的經線之間;刺繡則在既有的絲織品如絹、綾、綢、緞等材料上,鈎描花紋圖案,再以針引線,將圖案繡出。

故宮今天發新聞稿表示,故宮典藏的緙繡作品質量俱精,此次集結山水及人物等相關題材展出,規劃「山水清音」、「佛道人物」、「故事人物」及「名家名作」等主題。

「山水清音」單元展現緙繡工藝家,將絲線轉化為丹青,呈現不亞於繪畫的山水作品。其中「宋沈子蕃緙絲秋山詩意軸」及「宋緙絲山水軸」2幅作品可見為同一底稿,但左右相反,充分展現緙絲正反兩面如一的工藝特色。

「佛道人物」單元展示多元豐富的宗教題材內容,從場面浩大的說法圖,到八仙拱壽等,因有祈願吉祥安康意涵,成為當時祝壽或饋贈的絕佳禮品。

「故事人物」單元呈現明清時代,不少緙繡工作坊為迎合市場需求,推出以傳奇典故或是風俗戲曲等題材的作品,如「呂布戲貂嬋」等,以色彩豐富的緙絲刺繡來呈現,更引人入勝。

回顧緙絲刺繡精品,少有工藝家留名,「名家名作」單元展出少數留名作品,如宋代工藝名將沈子蕃、朱克柔,以及明代以顧名世家族聞名的顧繡等。

故宮比喻,緙絲為「無中生有」的工藝,而刺繡則是「錦上添花」之作。本次特展將邀請傳統藝術保存者緙絲專家黃蘭葉參與,將於5月展覽活動中現場展演緙絲技術,邀請民眾欣賞工藝家如何透過「無中生有」及「錦上添花」的極致工藝,打造艷麗的經緯世界。

「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將於明天起於故宮北部院區210、212陳列室展出至6月26日。(編輯:張芷瑄)111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