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學一句廣東話 讀字書展遇見香港文化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3日電)一天撕掉一張日曆,順便學一句廣東話,香港的亮光文化出版最新「廣東話通曆」,訴求不想讓廣東話在生活裡消失,目前在「讀字公民書展」展出。
由獨立出版聯盟、獨立書店及非政府組織(NGO)團體聯合舉辦的「讀字公民書展」,目前正在台北松菸二號倉庫舉行,呈現有別於主流市場的出版面貌,這次更有來自香港的獨立出版社參展,包括文學雜誌「字花」,以及長期關注香港在地文化、語言及街景特色的「亮光文化」。
「亮光文化」長年關注香港文化,包括流行歌曲、在地風情以及語言文化,有意識地支持香港本地文化作者,保留鄉土文化。
「亮光文化」表示,今年特別推出「廣東話通曆」,就有別於過去日曆侷限於陽曆陰農曆對照功能及風景圖片,單獨以「廣東話」為主題,就是希望這項民間流傳日久的美麗語言能持續保存在生活之中,不要消失。
「廣東話通曆」就是一本日曆,一天一句常用語,不但有羅馬拼音標注音讀,並有白話文解釋,還鉅細靡遺拆解字源,將每個字的原始意義逐一注解,宛如一本廣東話版的「說文解字」。
如1月1日這一天的詞彙「俹簁」,讀為laa sai,形容人處事輕率、欠責任感。「俹」有倚靠的意思,根據宋代丁度的「集韻」:「俹,亞,倚也」;「簁」則為篩的意思,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簁,簁箄,竹器也」。
通曆又進一步解釋,根據清代詹憲慈「廣州語本字」:「俹簁者,作事苟且而不精細也......言人多伎巧尚輕細如簁也」。
又如1月2日這天的詞彙「蛇𠺌」,讀為se gwe,形容人膽小懦弱。
此外,書展現場另展出圖文書「消失中的香港」,由香港寫生團體「事吉茶記」創作,以小店、古蹟、屋邨、舊區、雨傘等主題,呈現150餘幅香港風情畫,水彩及沾水筆速寫的筆觸,留下獨特的風格與紀錄。
「事吉茶記」團隊的插畫家Kay在書序中表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關心這個城市的香港人,眼見近年自己成長的地方中,好些舊社區和值得保留的舊建築因發展而相繼消失,難免感到十分惋惜。
Kay表示,如果把這些景物畫下來,就算無法在現實中保存,也至少能夠以自己的方法將其存留在紙上,作為這些「有故事的石頭」曾經存在過的見證,「也希望觀眾在看到我們的畫作後,會多點珍視我城的種種風貌和故事。」(編輯:張雅淨)11102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