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繪台灣傳奇航海史 重現自由中國號壯舉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8日電)66年前,一名完全不懂如何駕駛帆船的年輕人,卻號召其他5人在帆船共度風浪,從基隆駛向美國。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攜手漫畫家,將這段傳奇史改編為「湧與浪:自由中國號」。
「湧與浪:自由中國號」今天舉行線上新書發表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研究員許峰源表示,這是檔案管理局成立20週年以來做的第一本漫畫,希望透過漫畫讓檔案立體化,局內擁有的檔案長度足達26.2公里,折算已超過52座101大樓,從如此大量的資料中,選定「自由中國號」來當題材。
1955年,一名年輕人周傳鈞為參加橫渡大西洋國際帆船大賽,集結种玉麟、胡露奇、陳家琳、徐家政及時任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駕駛「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正濱漁港出發,歷經114天到達美國舊金山,雖然抵達時已錯過比賽,卻也寫下台灣第一艘木造帆船橫渡太平洋的紀錄。
今年95歲高齡的周傳鈞透過預錄影片回憶,當時他是漁夫,在海上若在哪裡看見中國帆船,別人就會在哪裡下網,如此一定能捕到魚,所以他對傳統中式帆船「特別服氣」,有時風大反而比機器船還快,「我一直想上船,但就沒有機會。」
當周傳鈞看到帆船大賽傳單時,覺得正是機會,儘管他當時根本沒有船,也不知怎麼駕駛中式木造古帆船,但在當時政府幫助下,他有了「自由中國號」,就這樣和其他年輕人出航了。周傳鈞說,相信一般年輕人就是如此,隨怎麼高興就怎麼高興,套句駛船人的話就是「怎麼來著風,我就怎麼駛」。
漫畫家狼七表示,史料要改編為漫畫,也許通常要增加虛構成分,但「自由中國號」壯舉是比現實更離奇、浪漫、有趣而生動。漫畫改編上的挑戰,反而是要努力讓讀者理解這些現代人看來根本是自殺的往事。
狼七說,例如他們當年是在不會操作帆船,甚至有人不會游泳的狀況下出航,雖然聽來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故事,她也因為這些年輕人「非常中二和熱血」而深受吸引,並在周傳鈞、編劇食夢蟹及大量檔案的幫助下,眾人一起努力完成這本作品。(編輯:張雅淨)11011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