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在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 李栢浡見證國際援助之路

2021/10/14 21:06(10/14 21: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4日電)台灣曾接受國際援助度過難關,當有能力時,也開始幫助需要幫助的國家。國合會前副祕書長李栢浡以「在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一書,細數投入國際援助30年心路歷程,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

李栢浡致詞表示,他永遠記得2002年法國TV5電視台拍攝非洲布吉納法索的巴格雷墾區,這裡正是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協助當地農民從零開始耕耘的地方,當節目旁白說道「上帝不在這裡,但台灣人在這裡」時,他不禁掉下男兒淚。

國合會源於1959年政府派遺農技團協助越南發展農業,揭開國際援助的序幕,國人較印象深刻的則是自1961年派往非洲的農耕隊,優秀的技術及人員輸出不但做好國民外交,也讓許多人免於飢餓。直到1995年三讀通過「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1996年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成立,持續向世界各地援助的計畫,發揮國際援助的能量。

李栢浡學農出身,擁有農業博士學位,曾兩度獲得行政院傑出研究獎及台灣農學會事業獎。他自1987年投入國際發展合作事務,足跡遍及109個國家,見證台灣透過技術合作、醫療訓練計畫、人道援助、人才培育等軟實力,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國家改善經濟,提升人民福祉。

李栢浡以到布吉那法索的巴格雷墾區服務為例,國合會在這裡深耕多年,為當地農業打下基礎,後來只要國合會到訪,當地都是數百人迎接的陣仗,非常感人,2002年聯合國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高峰會,提出「永續發展」理念,兩大典範其中之一就是台灣的國合會在巴格雷墾區的成果。

當時法國TV5電台還製播特別節目,用空拍照做了今昔對比,過去的巴格雷是一片沙漠黃土,如今卻是綠油油一片農田,旁白說道「上帝不在這裡,但台灣人在這裡」,李栢浡說,只要聽到這段話,他就會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台灣人為友邦的付出,沒有白費。

李栢浡也提到和泰國的合作經驗,泰北地曾因特殊時空背景而成為罌粟種植地,促使泰國政府不得不重視農業發發展,台灣從1970年代便開始與泰國合作,移植台灣福壽山農場經驗成功,讓毒品遠離泰國農鄉,泰皇蒲美蓬的堂兄弟畢沙迪親王對國合會成員相當禮遇,與李栢浡更情同父子。

此外,國合會也曾協助西藏流亡政府抵抗肺結核病,贈送X光機到印度達蘭薩拉,李栢浡因此得以拜會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編輯:管中維)11010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