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文學發展推力 台文館特展回望百年文學論戰

2020/8/27 18:57(8/27 19: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台灣文學發展了百年,文人間對作品創作、社會議題及批評理論的爭執常發生,但這些論戰卻是推進台灣文學前進的重要力量,台灣文學館舉辦「不服來戰—台灣文學論爭特展」,回望百年間文壇的精彩論戰。

台灣文學的發展,依著這座島嶼上的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遷,而有不同的階段,但在各時期轉變過程中,文人、智識分子,時常迸發各種討論、爭執,用文字、語言作為媒介,維護自身堅持的價值。

台灣文學館所舉辦的展覽「不服來戰—台灣文學論爭特展」今天開展,展覽爬梳1924年至2017年間,近百年的時間裡,文壇各種論爭事件,並且重新回望文人如何在語言、鄉土、大眾、西化、身分認同等議題思辨,推進台灣的本土意識、文學論述,成為後輩的養分。

台文館館長蘇碩斌表示,「因為在乎,所以對話」這是台灣文學在論爭上,文人所堅持的核心,也是論戰中人情溫度的展現,更是論戰核心的柔軟之處。他解釋,雖然論戰時總是烽火連天,但文學論爭是異中求同、同中存異。一來一往之間,就會有重要的作品產出,重點的思潮誕生,這就是文學「吵架」饒富意義的原因。

文學論戰的勝負,總在後世才能辨明,「下個世代的創作者採用誰的文學論述」,是評判論爭輸贏的重要依據。如1950年代「現代詩論戰」,紀弦的「現代派」看似飽受攻擊,但他的觀念卻普遍被1960年代的詩人們所採用;或如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雖然鄉土文學陣營被官方凌厲批判,但「鄉土文學」卻在1970到1980年大放異彩,甚至被改拍為電影。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展場中設有「重返聲音現場」的科技裝置,藉此呈現文學論戰氛圍及意象,讓觀眾如同身臨辯論現場,透過對話釐清觀點,感受「真理越辯越明」或是「有理講不通」的論爭態勢。

「不服來戰—台灣文學論爭特展」地點在台文館展覽室D,展期即日起至2021年4月4日。(編輯:張芷瑄)10908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