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台中 跟著攝影家腳步看地景變化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0日電)早期的台中,在台灣攝影家眼中長什麼模樣?國美館舉辦「行.攝台中」系列活動,帶民眾走訪綠川、宮原眼科、台中車站、東協廣場等,認識台中前輩攝影家的生命故事及拍攝地標。
國立台灣美術館響應文化部「2020世界閱讀日」活動,規劃「行.攝台中」系列活動,以認識台中前輩攝影家為主軸,發展2大主題系列活動,規劃4種版本線上行前講座、8場深度走讀及1場延伸講座,讓民眾透過實際走訪及相關書籍的閱讀,探索台中攝影史發展脈絡,並感受在地景觀的樣貌變遷。
「行.攝台中」系列活動,分為「紀實攝影家余如季」及「舊城區攝影家群像」2大主題。前者從本土生態攝影先驅、台灣空拍攝影始祖余如季出發,後者介紹催生「台中市攝影學會」的林權助、陳耿彬及洪孔達等3名同期攝影家。
「行.攝台中」也舉辦線上行前講座、深度走讀及延伸講座,「線上行前講座」邀請書寫「台灣攝影家:余如季」作者王靜儀,以及陳政雄(陳耿彬後代)及林全秀(林權助後代)導讀。講座將推出國、台語版本,預計7月在國美館官方YouTube平台上線。
「深度走讀」各有4場國、台語場次,邀請長期專注於台中市中、西區的藝文工作者「台中文史復興組合」,帶領約90分鐘的實地導覽,沿著前輩攝影家的生命故事及拍攝地標,一覽綠川、宮原眼科、台中車站、東協廣場、林寫真館、第二市場、柳原教會、台中公園等城市現場地景面貌。
「延伸講座」則以余如季、林權助、陳耿彬及洪孔達等4名前輩攝影家曾投注大量心力的生態攝影為主題,邀請攝影師江村雄及余如季後代余立,從榮獲第14屆亞洲影展獎(1967)的紀錄片「白鷺人家」,進行生態與攝影間思考與討論。
「深度走讀」將於7月22日、7月25日、8月5日、8月8日推出國語場次;7月29日、8月1日、8月12日、8月15日推出台語場次,各場次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國美館或走讀台灣官網(https://reurl.cc/O1y6Yg)免費報名參加。(編輯:張雅淨)10907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