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研究院做座展 尋找椅子美學基因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0日電)台灣產業發展中,椅子的製造設計歷經農業手工藝時期、輕工業代工模仿時期,近年走向設計與風格塑造之路,台灣設計研究院舉辦「坐座做.做座展」,找尋台灣美學基因。
日常生活中,人們醒著的時間裡有80%是坐著,因此,椅子不僅僅是椅子,而是每天接觸最頻繁的一種生活道具。
台灣設計研究院邀請「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合作策劃「坐座做.做座展」,從椅子設計脈絡尋找台灣人的美學基因。
展覽透過「坐、座、做」3個軸線呈現椅子的故事,策展人徐景亭認為,「坐是一種姿勢,座是一種象徵,而做是一種行動。」椅子除了是產業趨勢發展的指標外,更是具有文化象徵的產品,從這個想法延伸規劃出3大展區,並設置觀眾動手做的學習場域。
一走入展場,可看到超過50張台灣椅,策展人梳理跨越一世紀的設計脈絡,前半世紀的經典代表包含1930年代農業社會的竹製家具、1950年代輕工業時期的塑膠製鬱金香椅、1960年代太空時期的「圈椅」等,每一把椅子都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標誌,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的集體記憶。
其中,最具指標性的館藏作品為日治時期顏水龍所創作的竹製家具。當時手工藝是穩定農村經濟的力量,匠師們運用竹、木等原生材料之美,佐入人文巧思,經過雙手逐一修整,打造出舉世無雙的手工椅,坐在竹椅上,就可感受整座竹林的沁涼。
顏水龍認為台灣具備足以誇耀世界的優秀性與特色,適合發展生產性工藝,因此引進德國包浩斯學校的教育概念,推動工藝美術教育,被後世譽為「台灣工藝之父」。
第2個展區展現生活坐具的材質實驗,精細介紹竹、木、金屬、複合媒材等材質的特性與製作過程。第3個展區則是探討「人體工程」,呈現館藏伊姆斯(Eames)夫婦在1956年發表的單人躺椅,半世紀以來,被譽為蘊含著沉睡魔力的工藝結晶,它之所以屹立不搖,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人因工程學的秘密數字15度。
伊姆斯夫婦當年測試了各種角度,找出最符合人體工學的關鍵數字,讓躺椅微微向後「15度角」傾斜,完美的角度除了提供舒服的靠背,還讓胸部處於平緩、無壓的姿勢,創新的技術徹底跳脫當年傳統座椅形式。
「坐座做.做座展」今天起至7月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6展區展出。(編輯:張雅淨)10903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