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反思音樂教育本質 焦元溥新書引共鳴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8日電)台灣作家焦元溥27日帶著新版「遊藝黑白」來到上海,與同樣另類的音樂人金承志對談。此書簡體字版編輯表示,大陸學音樂的風氣正在轉變,這類書受到更多歡迎。
「遊藝黑白」是對世界109名音樂家(以鋼琴家為主)的訪談,時間橫跨20年,內容包括這些人的學琴歷程、演奏生涯、藝術理解等,由於音樂家出身自各式各樣的家庭背景,焦元溥自言,這套書其實是「很好的社會學調查」。
27日晚,在上海的一家書店內,焦元溥和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團長金承志對談新作。打破外界對音樂人的印象,他倆都不愛練琴,也都不追求聽音樂的設備要非常高級。
焦元溥說,與其在意用什麼設備聽或取得音樂,他更在乎大家是否還能運用想像力聽音樂,以及在這麼方便就能下載音樂的時代,是否還珍惜聽音樂。
金承志是合唱團的作曲和指揮,曾創作「春節自救指南」、「感覺身體被掏空」等多首在網路上被大量點擊的歌曲。他是音樂科班出身, 但創作既有典雅傳統的一面,又有結合當下社會情境的一面,吸引許多不聽合唱的人走進音樂廳。
他們兩人對於音樂學習的看法也相近。焦元溥認為,音樂絕對不是狹隘的領域,因為它可以延伸到相關的文學、創作時代的歷史等,如果學音樂只是變成「學招數、學曲子」,那就非常可惜。
金承志也說,他看過許多在合唱團的學童被當作儀仗隊對待,他們被要求口型、姿勢和表情,卻不明白自己唱的是什麼樣的歌,學音樂其實需要更好的引導。
上一版的「遊藝黑白」分別於2007年和2010在台灣、大陸出版,新版則同步在2019年於兩岸推出,內容也擴增一倍。
「遊藝黑白」簡體中文版編輯雷淑容自己有個學琴的孩子,她告訴中央社記者,2010年,中國社會對於學琴的期待,還是處於希望能成為李雲迪、郎朗那樣的樂壇明星;大約到了2015年,社會對於「什麼是成功的音樂教育」開始有較多反思,在彈琴成名的道路之外,更多觸及「愛樂」的本質。
這也為焦元溥的著作在大陸的銷售預備了更有利的環境。2016年,他的「樂之本事」簡體版在大陸頗受歡迎,隨著在網易音樂雲的有聲節目上線,有更多民眾開始跟他一起走進聆賞古典音樂的世界。
雷淑容認為,當下社會如何面對音樂,焦元溥提供了很好的答案,這些書讓人看見,名利之外,在音樂中可以成為更豐富、更好的人。(編輯:沈朋達)10810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