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無所不在:從包浩斯經典到我們的生活

2019/10/20 07:5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不知道包浩斯的人,也都已生活在包浩斯之中,它滲入當代生活藝術的各層面,展現出強大的跨界影響力

文:鄭景雯

包浩斯學校在德國只存在了短暫的14年,影響力卻遍及全球,包浩斯被視為是現代主義風格的緣起,將設計回歸到「人」、「少即是多」,強調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人,而非產品,蘋果(Apple)電腦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也深受影響,因而創造出簡約又兼具美感的蘋果電腦。

隨著工業發展及產業轉型,設計也跟著變化。包浩斯自然也不例外,百年以來,它的觀念有所轉換,卻更加綿密的滲透到當代生活與藝術的各個層面,展現出強大的跨界影響力,無形之中,我們早就生活在受包浩斯影響的設計之中,而這才是包浩斯最值得現代人記述和了解的原因。本文藉由經典的包浩斯設計案例,搞懂包浩斯的設計思潮。

色彩──12色相環

瑞士表現主義畫家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1919年至1922年間,在包浩斯學校教「形態課程」,指導學生素材特性、組成與色彩等基礎,後續他出版《色彩的藝術》,提出12色的「色環」,色環中的三色為紅、黃、藍三色,在圓中形成一個等三角形,以三原色作為基礎色,在環中每個色相都是獨立的,以六個補色分別位於直徑對立的兩端,發展出12色相環。在包浩斯的色彩理論裡,最廣受使用與理解的是「冷」色和「暖」色。

平面設計—小寫字體

小寫字體也是包浩斯的一大改革。曾在包浩斯學校就讀、畢業後又成為包浩斯教師的赫伯特.拜爾(Herbert Bayer)認為,在這個機器時代,不需要在印刷上模仿手寫字體,他發展出Universal Bayer字型,無襯線字體,用幾何塊體打造而成,有著均等的筆劃粗細,只要把字母「m」倒過來,就變成字母「w」。

拜爾也提倡小寫字型,方便時間管理,他認為,「若人們說話時無法區分大小寫字母,那麼寫作也無需分別。」於是,在印刷品上只用小寫變成包浩斯的方針。當時這項決定在德國顯得更為激進,這類拒絕傳統的做法,讓反對包浩斯學校的右派人士更為惱火。

雖然Universal Bayer字體從未商業化生產,但卻啟發了20世紀的字體。軟體公司Adobe為了紀念包浩斯一百年,特別設立「Hidden Treasures」網站,還原了包浩斯知名校友所設計製作的字型,包括「Joschmi」與「Xants」、「CarlMarx Regular & Bold」、「Alfarn」等字型,向包浩斯百年設計精神致敬。

教育──包浩斯預備課程

包浩斯學校從一開始採取的教育方式,就有別於傳統,所有新生在進入學校時,必須要上6個月的「預備課程」,也就是所謂的基礎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構圖、色彩、素材與三錐形體。不論是雕塑、金屬作品、繪畫還是字體,在不設限的前提下,讓學生得以掌握視覺表現的基礎技術。預備課程為期半年,之後再到實習工廠接受3年的「學徒制」教育。

包浩斯學校雖然在1933年關閉,但「預備課程」持續在歐美、亞洲發揮影響力。包浩斯師生後續移居到美國,陸續把預備課程的概念帶到美國黑山學院、耶魯大學等大學,再透過他們的學生,把預備課程的概念,傳播到韓國、中國、日本、中東等地。

建築設計—包浩斯德紹大樓

1925年包浩斯學校從威瑪遷移到德紹,這棟大樓由創校校長格羅佩斯所設計,裡面的室內設計、家具等,全都出自學校師生之手,集包浩斯精神於一體,也是早期的現代主義建築。格羅佩斯設計的主大樓是一棟不對稱、沒有正面的結構,以帷幕牆獨樹一格的側翼,在在顯示包浩斯學校儘管遷移,新大樓的超現代設計依舊重申他們的永不妥協。只不過,包浩斯師生在德紹待了不到6年,又被迫遷往柏林。

從玩中學—派對、節慶

談到包浩斯,多半圍繞在設計、建築之上,然而包浩斯最有創造力的活動,也許是他們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包浩斯慶典」。在德紹時期,曾舉辦過「白節」(White Festival)來慶祝包浩斯德紹學校的新大樓,另外也舉辦過「金屬節」(Metallic Festival),賓客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純粹屬於金屬樂趣」的派對房間。這些派對將學校師生聚集在一起,跨領域、跨界線的交流,在玩樂中創造各種可能性。

劇場—包浩斯劇場

包浩斯學校在威瑪校舍時期,就有包浩斯劇場的課程,最早由羅塔爾・施瑞爾(Lothar Schreyer)設立,但因教育理念無法滿足學校師生,1923年改由奧斯卡· 史雷梅爾(Oskar Schlemmer)接下職務,拿掉傳統劇場的背景、劇情與對話,把目標放在探索「空間、形狀和色彩如何影響人類」。

舞蹈──三人芭蕾

史雷梅爾最著名的作品「三人芭蕾」(Triadisches Ballett),將服裝、演員轉變為人體的幾何表現形式,他稱之為「形式和色彩的派對」,舞者身上穿著誇大的幾何圖形服裝、色系,如何在劇場內移動、跳躍、打鬥,每一個元素都蘊藏著包浩斯精神,在史雷梅爾任內,他創造了包浩斯劇場的黃金年代。

音樂—包浩斯樂團

「讓你骨頭嘎嘎響的旋律。」包浩斯樂團在廣告裡這樣形容,這隻樂團是1924年由安德里亞斯・衛寧格(Andreas Weininger)創立,他無師自通,把樂團風格稱為「即興的奇幻音樂」,主要被歸類為「爵士」。包浩斯樂團不只會在節慶時伴奏,也會幫演出配樂。

家具設計—瓦西里椅子(Wassily Chair)

1926年由布勞耶(Marcel Breuer)設計出史上第一把鋼管椅,命名為「B3椅」。單純以鋼材與黑色皮料提供極佳支撐力,而且輕巧容易搬移。布勞耶說,「這是一件為新生活風格所做的設計」,他把俱樂部扶手椅加以改造,並成為現代主義的圖騰之一。

布勞耶在18歲時進入包浩斯學校,在校期間設計出這張B3椅,後來他將這張椅子改名為「瓦希里椅」,代表他對老師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推崇,這也是20世紀辨識度最高的椅子之一。

瓦希里椅用鋼骨外露的金屬管結構,取代傳統大量填充物的厚實座椅,從而克服傳統座椅的物理承重特性。充分利用材料的彈性,以強韌的帆布作為補強,增進椅背和椅座部分織帶的耐用度。

居家用品──茶壺

瑪莉安娜・布蘭特(Marianne Brandt)在包浩斯學校威瑪校舍時期入學,她設計的茶壺,是包浩斯學校辨識度最高的產品之一,產出能力強大。她設計的MT49茶壺考慮了每個細節,從壺嘴到壺蓋到手把,兼具機能與美感,有著機械時代的外觀,卻都是100%純手工打造的精品。

包浩斯學校出身的學生,專長都不只一件,布蘭特除了擅長工藝,也是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她在1930年創作了蒙太奇照片「十根手指頭全用上」(With All Ten Fingers),照片裡可看到一名時髦女子,被一個看似無動於衷的不知名商人束縛操縱,似乎在批判當時的消費社會。

(本文出自文化+雙週刊第46期「[Bauhaus 100] 誰是包浩斯」,10/21上線)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