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麥田童顏底片著色 萬物鏡觀攝影展見時代縮影

2018/12/27 18:11(12/27 18: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7日電)看過半世紀前,台中中港路的小麥田嗎?相機底片當紅年代,人像修片與手工著色可是20世紀初玩攝影者的絕活。這些被遺忘的時代縮影,透過「萬物鏡觀」攝影展,讓人再回味。

由文化部指導、台灣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策辦的「萬物鏡觀」攝影展,今天在文化部南棟一樓藝廊舉辦開幕典禮,展出以「台灣攝影史」為經、「寶島自然地景與人文風光」為緯,透過豐富的照片故事,呈現台灣多元攝影風貌,引領觀眾在影像裡,閱讀時代。

「萬物鏡觀」攝影展集結25名攝影家的上百餘件攝影作品,以3個子題呈現:「昔—如鏡」展出早期珍貴的玻璃乾版影像見證歷史的更迭,「見照—今昔」記錄真實生活的影像,以及「觀—萬物」呈現台灣島嶼地理特質,以橫軸、空拍、環景等特殊攝影技術,表現山水與自然之美。

生於台中的攝影師陳石岸,16歲從因戰後遷回日本的日僑手中,買到了人生第一部相機,因而開始接觸攝影。陳石岸在1950年至1970年間任教於台中地區的國小,這段時期也是他攝影創作的高峰。

原來僅寬30公尺的台中市中港路在當時,兩旁多是小麥田地,後來配合台中港運輸才拓寬,如今台中中港路上的長榮桂冠酒店正大門,是1950年代農村學童們上下學的必經小徑。

在這次攝影展「見照—今昔」展區中的作品「農村學童」,是身為國小老師的陳石岸在1959年拍攝當時平凡不過的農村學童放學一幕。

「農村學童」裡,孩子放學回家時行經空曠的麥田,自在神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那樣無憂快樂的童年本色被陳石岸拍下來,除能讓當代人重新認識台中鄉村房舍的時代樣貌,更讓人懷念過往的單純美好。

此外,在「昔—如鏡」展區中,攝於1940年的代表作品「吳明珠(手工著色影像)」,則呈現台灣在20世紀初期到60年代間,肖像攝影廣泛使用著色技巧,在技術與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讓影像畫面變得栩栩如生。

在當時,人像修片與手工著色是寫真照相館業者們的拿手絕活,攝影師們透過精細的技巧,將原本黑白照片賦予鮮豔亮麗的顏色,畫面中主角的精神韻味更加生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在全球化的思維下,影像不僅是在地歷史,更是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的展現」,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說明,這次展出眾多攝影家的傑出作品,以多元、複數的攝影觀點呈現,重新回顧台灣攝影發展歷程,這也是文化部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重要的一環。

「萬物鏡觀」文化部藝廊攝影展,即日起至108年6月24日於文化部南棟一樓藝廊(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展出,重現百年來台灣攝影風貌。藉攝影回望過去光景,並連結時空記憶,重閱台灣土地的自然、人文多元風貌與觀點。(編輯:張芷瑄)10712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