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文資 鄭麗君:強化在地復育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高雄26日電)文化部今天在衛武營舉行年度全國文化主管會報,鄭麗君表示,明年將強化重視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加強在地文化復育,將文化資產保存給下一代,是中央與地方的共同責任。
文化部於高雄衛武營舉行107年度全國文化主管會報,全台各地方局處首長齊聚以專題討論「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藝文引擎驅動-催生藝術發展生態系」、「私有老建築(潛在文化資產)保存再生計畫」及「全國文化資產會議總結報告」議題。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長洪世芳報告「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中指出,除原法制文資外,針對非法制文資如老建築、私人收藏、老店、秘方、公文檔案等,有形無形文化資產,都希望透過專業學術單位研究蒐集,進行數位典藏研究,奠定珍貴華文數位基石。
鄭麗君對此表示,過去常聚焦在硬體速度與技術,但都缺乏內容思考,希望能提升更多台灣在地文化內容、在地原生採集和運用的機制,「這在數位時代非常重要,這件事情若再不去做,等於沒有擁有數位記憶」。
在催生藝術發展生態系報告中,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張惠君引述雲門創辦人林懷民的想法,「政府應推動文化中心復活計畫,讓每個地方都有舞團或駐館藝術家,人才就不怕沒地方去,並帶動當地藝文氣氛」,並提出藝文場館軟體升級,從過去行政管理導入藝術總監或策展人,依地方特性規劃與藝文團體建立夥伴關係,轉為專業治理。
鄭麗君也進一步說明,推動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要以軟帶硬,才能培養人才,「藝術管理系統非常重要,場館升級驅動的關鍵,在於透過專業治理的軟體資源,發揮在地藝術引擎,才能真正落實文化平權」。
至於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部分,文化資源司長洪世芳說明,以急迫性、文化價值獨特性、永續性、歷史及資訊完整性、位於具整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範圍內的老建築為優先補助原則。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在會議總結報告中說,除了延續啟動修法,並提高私有文化資產補助比例,擴大賦稅減免外,透過文化治理推動國家文化資產保存,也將籌設行政法人國家文化資產中心,編列預算補助地方文資保存。
「文化保存2.0就是搶救文資,現在不搶救,趕不上流失速度,以後想搶救都沒辦法了」。鄭麗君表示,文資列冊追蹤審議活化等都需逐步強化,增進文資審議專業改革,唯有提升專業,加強公開透明及公民參與,社會才會信賴,一旦接受度提高,也減少對立。
除積極辦理地方古蹟升格,讓地方文化資產逐步落實外,鄭麗君也預告,明年文化部將強化在地結合,重視無形文化資產,「這有賴地方政府協助,讓無形資產文化生態復育,鼓勵地方政府積極與宮廟或公共空間一起參與合作,讓傳統藝術、戲曲能在地復育」。
「文化保存是可能的,有賴我們建立體系」,鄭麗君期盼,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共同建立完整體系進而帶動民間參與,因為這代不積極保存,下一代就沒有了,「這是責任,希望讓下一代是能擁有記憶的世代」。(編輯:張芷瑄)10709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