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傳統匠師台南培訓 父子檔師徒來練功

2018/4/1 17:21(4/1 18: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日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在台南市開辦的傳統匠師人才培育班,今天在市定古蹟水交社宿舍群修復工程處結訓。學員中有來自北部的匠師帶著兒子南下進修,希望精進有關古蹟修復的技能。

文資局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辦理「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人才培育計畫(基礎班)」,從3月起利用每個週末上課,招收30名有從事土水泥作經驗或相關證照的學員。課程內容包括日式木摺壁、日式編竹夾泥牆、斗子砌等文化資產常見的壁體施作工法。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在結訓典禮致詞時表示,這次共有28名學員完成學科及術科共48.5小時的訓練及最後能力考核,其中有從基隆、宜蘭、花蓮遠道而來的學員,也有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加入,追求技藝精進的精神令人佩服。

施國隆表示,國內擁有證照的600多名傳統匠師中,50歲以下的只有不到1/5。面對愈來愈多的古蹟和歷史建物修復需求,人才除了不足,也有斷層現象,修復技術的傳承出現危機。

他說,台灣傳統匠師的技藝具有「外銷」水準,已有其他國家邀請台灣匠師跨刀協助古蹟修復工作。文資局希望持續媒合產、官、學界能量,建立更嚴謹、專業的人才培育制度,並協助提高匠師所得,吸引更多年輕優秀人才投入。

平時在北部執業的匠師鄭溪圳,這次特地帶著27歲的兒子鄭子強南下參與培訓。鄭溪圳說,雖然父子二人都擁有證照,但古蹟修復的南北門派不同,學界也有些與業界不同的見解,一定要多進修才能更精進。

他說,未來古蹟只會變多不會變少,對從事修復的匠師需求也會增加,現在年輕人比較少也是事實。希望政府能協助提高傳統匠師位階,例如在古蹟修復調查及決策過程加入匠師認證制度,可成為吸引年輕人才的誘因。(編輯:管中維)107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