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授出書 談精緻優雅飲食文化史
2018/3/3 17:50(3/3 18:05 更新)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台北3日電)有感於台灣現在社會不講究飲食文化,政大歷史系教授周惠民表示,經濟發達後,應講究精緻優雅一點的飲食文化,從吃開始,慢慢改善整體生活文化。
周惠民新書「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匯集67篇散文,縱貫古今,橫跨中西,介紹飲食相關知識,細究食材的身世之謎,及日常吃食背後的歷史起源和文化由來。
他今天在台北江浙滿福樓餐廳,請老闆下廚示範幾個書中提到的菜盤,一邊大談現在人多不講餐桌禮儀,他寫這本書的用意便是要提倡講究飲食文化。
「經濟發達後,大家都可以吃飽,應要調整一下」,周惠民說:「衣食足、知榮辱,現在該討論衣食足之後,知榮辱的階段。」他主張追求精緻、優雅一點的飲食文化。
他說,中國人要脫離口腔期不容易。口腔期後,接著才進到旅遊期、購買期。
從講究飲食文化開始,人們意識到要改善品質,揚棄美耐皿餐具。周惠民說,人們接下去會去買更好的手表,把家庭佈置弄好一點,慢慢進化生活品質。
周惠民在書中兼談中西飲食文化,如「吃飯說話」,孔子說「食不語」,但在歐洲,餐桌上不說話成了一件沒禮貌的事。他解釋說,孔子說食不語,可能與飲食內容、合食或分食的場合有關。至於吃飯是不是不能說話,隨著坐次、文化環境不同,禮節就要隨之改變。
三民書局主編蕭遠芬說,繼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考證飲食並添加文化闡述;隨後著作「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更是開創中華飲食文化史新領域。
蕭遠芬說,周惠民同時結合對飲食的體認和歷史學識,正接續擴大這個領域。(編輯:劉政權)10703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