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創南北管結合神話語 蓬萊跨界演出

2018/2/17 09:24(2/17 12:3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宜儒台北17日電)取材「山海經」,拾念劇集導演李易修編創了「蓬萊」,以新創的南管與北管交融音樂、喃喃異音的自創神話語,藉著神話預言般的史詩格局,演繹台灣歷史、兩岸分合與國族等議題。

李易修自2008年時就曾以「山海經」為靈感創作出「大神魃」,以傳統的南北管結合現代踢踏舞步演出,為原著中只有寥寥數行帶過的、孤身遊蕩人世的女神旱魃立傳。

2年前,李易修又交出「蓬萊」,格局更龐大,故事描述創世之後,崑崙五方神族為了爭奪眾神之王稱號而自相殘殺、塗炭生靈,無法忍受眾神貪婪與自私的女媧跟伏羲,意圖發動以人取代眾神的行動,進而引發「崑崙」及「鬼島」兩大神族的恩怨風暴。

演出中最特別的「神話語」發音,集結了閩南、客家、廣東與蘇州等四地方言拼裝而成,音韻聽來如詩喃喃,又帶著異國況味。搭配新創的、節奏更明快的南北管音樂,讓全劇風景悠遠又神秘。

此外,借取偶的元素,李易修讓演員透過穿戴偶裝、操偶的動作,進一步區隔出「神」的模樣,「藉此展現不一樣的移動與運作方式,還有很不一樣的節奏感。」

「蓬萊」由京劇名角朱安麗、黃宇琳跨界演出,另有演員崔台鎬、劉廷芳與操偶師劉毓真共同演出,3月2日至4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登場。(編輯:黃瑞弘)10702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