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作育英才無數 張月娥獲宜蘭文化獎

2017/11/25 17:22(11/25 18: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5日電)有宜蘭國樂之母之稱、現年91歲的張月娥,一生熱愛音樂,除讓宜蘭充滿樂聲,也作育英才無數,造就宜蘭人在台灣音樂界的影響力,今天獲頒宜蘭文化獎,接受外界肯定。

張月娥去年因中風一度昏迷,入院療養,經過文化界人士集氣祈福之後,現在已經稍微恢復好轉,但無法言語,行動不便。今天上午,她在宜蘭縣史館從代理縣長陳金德手中接下第七屆宜蘭文化獎之前,幾乎都低頭休息,但在家人協助下接到獎座後,精神頓時好轉。

其實,早在1996年,張月娥就曾因在過去長達34年的音樂教學生涯中,善盡傳道授業的職責,並完成「本地歌仔戲音樂之調查與報告」,詳實記錄宜蘭歌仔戲的歷史、歌仔戲戲曲的各種唱腔和樂器,對傳統戲曲的保存和推廣有貢獻卓越,獲得第三屆噶瑪蘭獎。

在經過20年後,為何這位已經退休數十年的老師還能再度獲得文化獎殊榮?理由說來簡單,正是因為經過時間的洗滌,宜蘭縣政府越來越發現她對宜蘭音樂文化的影響,日甚一日。

張月娥在就讀蘭陽女中期間,曾跟著日本老師學習小提琴、風琴、樂理;畢業後,服務於礁溪國小與礁溪國中,34年的教職生涯中,培養許多音樂人才,退休後更曾將重心放在宜蘭歌仔戲的田野調查,從事老藝人的訪問及唱腔寫譜工作。後來,家人也將她的手稿捐給文化局典藏展示。

陳金德表示,張月娥從1968年起,在當時學校及社區資源都十分匱乏之下,憑藉著對音樂與教育的熱情,創辦礁溪國中國樂團,全力培訓學生,將音樂風氣推展至宜蘭各地。宜蘭的中小學國樂團、絲竹樂團過去在國內外各項比賽屢屢締造傲人的成就,大部分原因都是張月娥半世紀來在蘭陽平原耕耘的成就。

宜蘭一般文化界人士幾乎都知道,受張月娥薰陶影響的傑出門生滿布國內,例如當代樂坊執行長李建興、享負盛名的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國家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傅永和、礁溪國中校長吳錫傳等都是她的音樂門生。

李建興向中央社記者表示,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吃飽都成問題,父親常責備他「學這種出殯的音樂有何出息?」沒想到日後他可以音樂工作為職志。

「老師就是這樣偉大!」黃正銘表示,當年他想要考大學音樂系時,家中沒錢買胡琴,想不到張月娥老師竟自掏腰包送他一把,且還不收上課鐘點費,讓他之後可帶著這把胡琴去世界表演,登上國際舞台。

傅永和說,他國中畢業後考上藝專,也考上高中,但父親希望他選擇念高中、一路上大學,之後出社會賺錢,不過他卻很想念音樂,張月娥老師後來一直說服他父親,也送了一筆獎學金,這筆錢比他父親薪水還高,後來父親就讓他去念音樂。能有今天的成就,張月娥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媽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吳錫傳說,5年前,他年過半百開音樂會前夕,張月娥還親自送錢資助,要他鼓勵後進,一直無私呵護學生。

過去窮苦年代,鄉下孩子是學不起音樂的,但由於張月娥一生無私奉獻的指導和資助,培育無數學生走入音樂世界,造就了國內現今許多知名音樂界人士,實可稱為宜蘭音樂文化教育的典範。10611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