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羅慧夫奉獻台灣40年 救人也救心

2017/11/12 10:38(11/13 15: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2日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羅慧夫獲第九屆總統文化獎,他奉獻台灣40年,不只開唇顎裂治療先河,也創台灣醫療史上許多「第一」,用巧手縫補病人的臉和心,為後進樹立典範。

高齡90歲的羅慧夫(Dr. Samuel Noordhoff)在西元1959年以宣教士身分來台,來台隔天就學「台語」,一開口就讓病人驚喜「這個阿兜仔會講台灣話」。他先後擔任馬偕紀念醫院、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幫台灣醫療「打地基」。

人在美國的羅慧夫接受中央社記者電子郵件訪問,他說,他來台灣前常和太太一起向上帝祈禱,不確定是不是要來台灣,「我們發現沒有理由說不,我們就來了」。

放棄在美國開業的選項,羅慧夫全家搭上航行20多天的慢船來台。迎接他的是當時「百廢待舉」的馬偕醫院,不僅瀕臨破產,醫護拿不到薪水,醫院設備破舊。

但羅慧夫憑藉著堅定的信仰,遇到挫折、困難就祈禱,相信上帝的指示和愛,加上找到合適人才,不僅重新壯大馬偕,奠下醫學中心基礎,也開創許多台灣醫療史上的「第一」。

羅慧夫不捨台灣很多孩子因小兒麻痺,必須拖著雙腳在地上爬,當時國外已有小兒麻痺沙克疫苗,他歷經艱辛率先從美國引進;此外,也創設小兒麻痺重建中心,並在196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

有感重症醫療需求,羅慧夫設立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因台灣當時很多房子是木造,一失火總是傷亡慘重,1971年成立全台第一個燙傷中心,給予傷患最大的支持。

在長庚時期,羅慧夫成立顱顏中心、送很多醫師出國研習,厚植台灣醫療實力;儘管積蓄不多,仍捐出新台幣300萬元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給唇顎裂家庭更多的醫療資源和慰藉:常率團到醫療資源落後國家義診,幫台灣贏得醫療外交美名。

羅慧夫的子弟兵、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國鼎受訪時表示,羅慧夫最令後輩景仰的特質之一是視病猶親。有些病人家境貧窮,不敢來看病,羅慧夫會請人打電話給家長:「儘管帶來看,錢的事情不用擔心。」遇到需要手術的雙胞胎,也只收1個病人的費用,且常自掏腰包幫忙付醫藥費。

病人是羅慧夫最重要的事,陳國鼎回憶,有一次,他早上為了趕一台美容手術,讓門診的病人等;羅慧夫氣急敗壞到手術房罵:「你知道有多少病人是坐了4、5 小時的車來嗎?你這樣讓病人等,你有為病人想過嗎?」

陳國鼎表示,有一次手術,他主刀縫合,羅慧夫不滿意他的手法,並說「差太多了,拆掉重縫」;他問「差很多是差多少?」結果只差0.5毫米。

羅慧夫「練兵」甚嚴,他堅信,如果每個步驟都能多做1分,10個步驟就是10分。對醫師來說可能「沒差」的0.5毫米,關乎著病人的一生。

羅慧夫把公義、仁愛之心拓展到醫院外的民眾,他在1969年創立東南亞第一處自殺防治中心,後來發展成生命線,提供迷失者一個諮詢的管道;在1970年前後,發動山地巡迴醫療服務,範圍遍及宜蘭、桃園、烏來、花蓮和屏東。

「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台灣行醫40年」書中也提到,羅慧夫在臨床見到太多因車禍臉部重傷、需要重建的患者,認為機車沒有強制戴安全帽實在太危險,建議政府應強制執行。

法官林蕙芳因唇顎裂,5個月大時遇到羅慧夫。她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認識羅慧夫,改變她的一生,不只是縫補她臉上的缺口,也修補她的人生,鼓勵她多體會生活,「他的愛很深很廣,就像海洋」。羅慧夫無私的愛也激勵她,要把愛繼續傳下去。

羅慧夫堅信「愛能彌補」,唇顎裂並不是「缺陷」,只要經過精細縫補,孩子也可以完美,這在林蕙芳身上得驗證。

林蕙芳說,有些家長產檢時發現孩子疑有唇顎裂,可能就不想生了;她努力學習、當上法官的初心,希望讓大家知道「唇顎裂的孩子不會比較差」,唇顎裂的孩子不該被放棄。

「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台灣行醫40年」書中還有一段紀錄,曾有人讚嘆:「羅慧夫真是了不起,放棄在美國開業、賺大錢的機會,到台灣來犧牲!」但羅慧夫說:「我們愛台灣,愛台灣人。更重要的是,這是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愛比起來,錢算得了什麼?我們要累積的財富在天上。」

1999年,羅慧夫告別長庚醫院退休回美;陳國鼎說,羅慧夫在「最後一刀」的手術前,低著頭、緊握著護理師的手禱告,感謝上帝賜給他機會,能在台灣行醫40 年,在場的醫護無一不受感動。

羅慧夫一生歷經很多挑戰,身體也出過幾次狀況。他曾遭遇腿肌肉萎縮,被宣告僅剩幾年可活,也罹患攝護腺癌,晚年更受巴金森氏症所苦,行動較不便、手也顫抖得厲害,回覆中央社記者的信件仰賴女兒代筆。

身為一個來自美國小鄉鎮的醫師,羅慧夫說,上帝給予他從未夢想過的經驗,「台灣人給了我美好回憶和溫暖的心。我的家人也喜歡在台灣的日子及台灣人,我從來沒有後悔來台灣這麼長的歲月」。

談到「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羅慧夫說,「我會做同樣的事情,並且試著做得更好」。

懷抱著培育後進的熱情,羅慧夫的回信中特別寫道:「如果要給年輕的醫生建議,我會告訴他們,擇你所愛,並盡力做到最好。不要忘記,你正在做的事能造福病患。」106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