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川大馬演講 分享原住民台灣觀點
(中央社記者郭朝河吉隆坡10日專電)駐馬來西亞代表處舉辦Tea Philo哲學茶席,邀請台灣原住民族作家孫大川開講,分享他從原住民的身份與視野,看見台灣生活型態中衍生的4種價值觀。
駐馬代表處聲明指出,代表處9日首開先河,舉辦以哲學、人文及藝文思潮探索個人社會價值的系列沙龍座談Tea Philo哲學茶席,邀請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以「台灣給世界的禮物,一個原住民的觀點」為題,分享他的經歷與看法。
生於台東縣下賓郎部落的孫大川表示,從小就有很深的歷史焦慮感,從書本上幾乎找不到自己民族的起源,使得孫大川反思原住民存在的價值。
孫大川指出,從台灣的生活型態中衍生了4種價值觀,亦是台灣給世界的禮物。首先是「民主中國的標竿」。原住民讓台灣意識到許多的社會問題,例如原住民發起土地保護運動,從而讓社會鞏固人權與承認多元性的文化,讓民主社會趨向完整。
「捍衛第一自然」是第2個禮物。孫大川說,大自然的存在不是商品,而是一種恩賜,他以原住民對祭典的山海邏輯來比喻社會,即與自然合節拍的文化建構,呼籲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通過空間對時間的承諾,一起創建未來的歷史。
「禮樂精神」是第3個台灣給世界的禮物,不管是生命禮俗、歲時祭儀,或是生活上的各種變化,沒有文字的原住民都以歌唱作爲記錄歷史的傳承工具。這造就了台灣成爲南島文化的文化基因庫,保存最原始的文化、語言、儀式等,對世界考古與始源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海洋的敞開性」則是第4個禮物。孫大川說,台灣原住民與世界各地原住民連接,交流與探討彼此的民族文化,形成一個鬆散卻有效的團結。這也讓台灣建立起不一樣的視野,彼此促進部落與部落,甚至城市與城市的連接,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原住民文化。
最後孫大川表示,這些都是台灣原住民給台灣的禮物,也是台灣給世界的禮物,希望借此喚起民眾尊重不同世代的歷史經驗、歷史定位和認同,增進不同族群間的包容與和諧,共同為未來努力。
另外,駐馬代表處也預告將邀請台灣知名攝影師劉振祥,於10月14日在吉隆坡邵氏大廈的紫藤茶文化廣場舉行講座。10609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