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庵:書店能生存下去 才能說是活的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東京26日專電)台灣出版人傅月庵今天說,書店的演變已走向由大變小,比較理想的作法應是把經營書店當成策展,獲得某一部分人認同,讓書店能生存下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說書店是活的。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下午應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邀請舉行「台灣的書店文化」講座,在東京向日本民眾介紹台灣書店的演變與現況,並回答提問。
有日本民眾表示,日本書店也出現不僅賣書,開始兼賣一些東西的趨勢。傅月庵說,之前跟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朋友說去一些新的書店,搞不清楚到底是書店在賣咖啡,還是咖啡店在賣書,「因為書店裡的書真的很少」。
他的看法是,既然名稱叫書店,應該是以書店為主,其他的應該是附屬在書上面的。可是他也能夠諒解,書店主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書店必須要先生存,如果一家書店連生存都有問題,那就會連一本書都看不到了。
傅月庵說,在這個時代比較理想的作法應該是,一家書店是一個展覽,書店主人就是策展人,所以必須要選書,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詮釋書。東京銀座的森岡書店一週只賣一本書,可是可以在銀座生存下去,完全是策展的概念,也許這是一個方向。
他表示,不管怎麼說,書店現在是一個解放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書店,但是能不能獲得某一部分的人認同,讓書店生存下去,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說書店是活的」。
傅月庵花了不少時間介紹誠品書店。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推理小說家是日本的松本清張,因為在松本清張之前跟之後,日本推理小說整個被改變。誠品的地位就像松本清張一樣,誠品後的台灣書店也整個被改變。
傅月庵說,在誠品書店出現前的1980年中期,台灣出現了金石堂書店,因為當時主要以日本紀伊國屋的經營型態做為參考對象,基本上就是把紀伊國屋的陳列方式搬到金石堂書店。
他表示,當時金石堂開始有暢銷書排行榜,大家常覺得能上排行榜就是好書,但並不一定是這樣,因為排行榜最重要的是刺激消費,大家會覺得不看排行榜的書好像跟不上大家,這也是從日本學來的。
傅月庵說,誠品在1989年出現了,要來挑戰金石堂書店,「誠品是要來鬧革命的」。可以這樣講,金石堂書店大概就是把雜貨店變成便利商店,可是誠品書店要的不是便利商店,而是想要有一間改變台北人生活方式,及重視生活品味的書店。
他說,誠品書店出現之後,台灣的書店發生很大變化,台北市重慶南路的書店漸漸沒有人去買書,很多二手書店及獨立書店慢慢變成美麗的書店,台北現在就有很多這樣的書店。10608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