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當代藝術看解嚴30 北美館策2展紐約展出

2017/8/25 20:4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5日電)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在紐約策劃兩檔展覽,從新聞攝影和當代藝術回應解嚴30,展現解嚴過程的歷史痕跡。

北美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北美館受文化部邀請和委託,在紐約策劃「歷史的暗影,與光」與「悚憶:解與紛」,呼應解嚴30年。這兩檔展覽從台灣政治解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談起,後續又如何在民主化、人權、環保等議題,逐漸於社會各個角落發酵。

「歷史的暗影,與光」由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執行,北美館策展人余思穎以及綠色小組成員劉振祥共同策劃,展出解嚴前後(1986至1990年初)的政治、社運攝影,著眼政治人權、農工運動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由劉振祥、黃子明與許伯鑫所拍攝,展出見證解嚴前後的新聞攝影。

在解嚴前後,社會面臨急遽轉型,隨著言論日益開放,以及如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政治抗爭、自立救濟等社會議題浮現、作家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等,攝影鏡頭終於不再迴避,正式被納入社會改革行動的一環。

1980年代與黨外雜誌配合的「政治攝影」是以政治事件、群眾造勢等為拍攝主題,並且訴求政治反對立場的批判性攝影。不僅擴張了報導攝影在美學上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示威抗議的活動本身甚至也可視為是以生命進行的行為藝術,進而躍入當代藝術的範疇。

「悚憶:解與紛」,則在展覽與歷史回顧的探索基礎上,北美館與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 Cornell University)合作,由客座策展人康乃爾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潘安儀及北美館資深策展人劉永仁策劃。

從戒嚴、解嚴的文化語彙出發,「悚憶:解與紛」探討解嚴做為台灣當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分際與起始點,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自1975年以來到晚近2014年,從現、當代藝術家中選擇具代表性作品,在視覺藝術中呈現激進、炫麗圖騰、抵制、昂揚、心靈探索、繪畫真理辯證等議題。

「歷史的暗影,與光」29日至10月12日在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展出;「悚憶:解與紛」即日起至12 月17日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展出。10608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