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梅克爾回憶錄談習近平:中國多邊主義信念只是嘴上說說

2024/11/27 08:37(12/1 11: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18年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北京會晤。(中新社)
2018年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北京會晤。(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7日專電)德國前總理梅克爾發行個人回憶錄「自由」,書中談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存在根本分歧;並批中國持續在南海擴張,引發周邊國家強烈反對,也拒絕與台灣尋求解決方案,中國政治人物的多邊主義信念,「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個人回憶錄「自由」(Freiheit)中提到,自2005年出任德國總理後,開始與中國建立多方合作關係,然而,隨著習近平於2013年接任國家主席,雙方互動逐漸暴露出理念上的差異。

回憶兩人初次見面,是在2010年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時。成長於共產東德的梅克爾認為,她對共產主義有深入認識,認為自己足以向習近平精準提出有關中國政治體制與中國共產黨角色的問題,然而對方仍稱,梅克爾誤把中國視為另一個東德,把她對中國人權等現狀的批評視為「對中國缺乏真正了解」。

對此,梅克爾在回憶錄中解釋,對她來說「社會上不存在一個能為所有人找到最佳道路並決定一切的團體,因為這將導致個人的不自由」。梅克爾認為,她的這個信念正是與習近平之間存在的根本分歧。

梅克爾強調,在人權問題上,她與習近平截然不同。她曾多次與中國異議人士碰面,表示她雖能幫助受迫害的個案,但卻無法改變中國對異議人士的系統性壓迫。

不過,儘管與習近平在價值觀上存在分歧,梅克爾仍選擇讓兩國在符合德國利益的領域展開政治上的務實合作。

回憶錄中,梅克爾特別提到的合作包括2014年中國與歐盟展開「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談判,以及與中國在對抗全球暖化議題上共同建立全球秩序框架。

梅克爾認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能減少外資在中國面臨的不公平限制,為歐洲企業提供更廣泛的市場准入;此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也能保障德國國內就業機會。

同樣符合德國利益的是與中國在氣候保護領域共同建立全球秩序框架。梅克爾指出,多年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在她任期結束時,中國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為31%,美國第二為13.5%,德國1.8%。

梅克爾表示,若中國能實現習近平於2020年聯合國大會時許下2060年達成碳中和的承諾,對德國甚至是全世界都有好處。

在回憶錄中談習近平的章節最後,梅克爾的落腳仍是批評。

她舉「一帶一路」與「九段線」為例,說明習近平提出將新絲路視為中國落實多邊主義的體現,但事實上,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反而加劇了他們對中國的依賴,限縮自身的主動權。

此外,2016年7月,國際仲裁法院對南海爭端的裁決已否定中國的「九段線」主張,然而中國卻無視國際法,繼續推動在南海的擴張行為,引發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也拒絕與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台灣尋求解決方案。

梅克爾說,這些具體案例證實了,當前中國政治人物經常掛在嘴上說的多邊主義信念,「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編輯:唐佩君)1131127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個人回憶錄「自由」(Freiheit),書中回顧梅克爾於東德成長的前半生,與兩德統一後16年執政經歷。照片背景是位於柏林的德國總理府,為梅克爾過去長年辦公之處。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11月27日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個人回憶錄「自由」(Freiheit),書中回顧梅克爾於東德成長的前半生,與兩德統一後16年執政經歷。照片背景是位於柏林的德國總理府,為梅克爾過去長年辦公之處。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11月2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北約軍委主席:北韓加入俄烏戰代表印太離歐洲不遠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