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斷官方對話促民間交流 促統宣示轉為行動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8日電)學者指出,中共亟欲掌握兩岸議題主導權,促統宣示已轉為行動,台灣民意為其次,不管哪個黨執政,都得面對北京升高壓力;中共斷官方對話、促民間交流,正在步步落實圍台戰略。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8日舉辦「解析蔡英文總統與馬英九前總統出訪的後續影響」座談會,相關學者於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政治大學政治系、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中共亟欲掌握兩岸議題主導權,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後,促統已從宣示轉為行動;中共過往主張是「反獨高於促統」,現在則將兩者重要性拉到一樣高。
寇健文指出,中共立場轉換也決定了其和台灣政黨的互動空間,在反獨高於促統時,其和國民黨較有合作空間;在中共立場態度有所改變後,國民黨的「不統」使兩者合作空間縮小。
寇健文說:「台灣不管哪個執政黨當選,都要面對老共壓力。」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可以對話,不過中共現在更希望擁有兩岸議題主導權,在這麼多外交、軍事威嚇動作後,顯然台灣民意退為次要,大陸學者現在對於台灣內部選舉是「問都不問」,這都是中共態度轉向可循跡象。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復國指出,總統蔡英文在美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後,中共以軍演、兩岸貿易壁壘調查作為反應,台灣邦交國在中共出手強奪下岌岌可危,一系列措施顯示北京一步步落實圍台大戰略,阻斷官方對話,不過又開放兩岸民間互動。
劉復國提到,台美關係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好,這是政治上角度來看,在蔡麥會晤後,確實也沒有實質協議或其他等簽訂;外交資源有限,目前政府路線選擇拉攏更多非邦交國家,這可能使現有邦交國做出其他選擇,台灣在外交決策上有不同做法,也必須承擔一些代價。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陸輝剖析,在台美中三角關係下,台灣民眾政治情緒可略分為憤怒和憂慮,倘若對於中共軍演等舉動持續感到憤怒,推估在選舉投票上將對民進黨有利;若是對於兩岸開戰風險有擔憂、恐懼,選民將會傾向主張和平論述。(編輯:曹宇帆)11204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