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下中國人搶購免疫球蛋白 患者面臨斷藥危機

2023/1/15 22:58(1/16 07: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5日電)COVID-19疫情下,中國民眾搶藥一波波,最近因瘋搶免疫球蛋白,加上重症患者增多,導致此藥缺貨,對於每月都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原發性免疫缺陷患者來說,他們正在面臨斷藥危機。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也稱丙種球蛋白或簡稱免疫球蛋白,原本用於治療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大類疾病,多用於兒童和血液疾病。在COVID-19治療中,主要用於患者因染疫或者激素類藥物壓制帶來自身免疫力下降,臨床多應用於重症階段。

綜合財新網和澎湃新聞報導,最近因遭搶購以及重症患者需求增加,醫藥市場上的免疫球蛋白面臨缺貨,同時,也有「黃牛」將免疫球蛋白炒至高價售賣。如果短缺狀況持續,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將陷入困境,因為這是他們的續命藥。

一名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說,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為16-24天,越往後拖,其體內的免疫球蛋白量越少,「到後面就算是在病毒和細菌裡面裸奔了」。

這名患者注意到,大約在去年12月26日已經開始傳出免疫球蛋白不足、價格上漲的消息,當時價格漲到了每支人民幣800元(新台幣3600元),「到年底的時候已經感覺是全國性的了,元旦過後就突然爆發」。元旦後價格飆升至2000元以上,現在問到的最高價甚至有5000元一支。

另一名鄭州市民同樣是在去年12月下旬發現問遍當地三甲醫院都無法取得免疫球蛋白。一家醫院表示,現在醫院的免疫球蛋白只給生命垂危的人用,「我說我們孩子才是免疫球蛋白的第一適應症」,這位母親今年1月嘗試在黃牛手裡以每支1800元的價格買了6支免疫球蛋白,但她依然擔心下個月該怎麼辦。

報導說,目前,全國各地的大部分原發性免疫缺陷類患者都已經無法正常使用免疫球蛋白。由於運輸條件的要求,病友之間跨省互助難度也很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浙江一家三級醫院血液科醫生說,「丙球本身屬於高價自費,醫院不會儲備很多」。山東一名COVID-19重症患者家屬說,她在1月4日被醫生告知需要對家屬注射免疫球蛋白,但「醫院說他們自己也沒有,讓我們自己找渠道」。

免疫球蛋白要立刻增產也有困難。報導指出,中國具備血液製品生產資格的企業有限。再加上近來多地血站庫存不足,這意味著生產免疫球蛋白的血液原料供應緊張。(編輯:張淑伶)11201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研究:中國疫情迅速擴散 1月底北京人口染疫比例將達92%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