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業主力在服務業 中國式防疫推高失業率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19.9%。學者指出,疫情對第三產業衝擊大,而較大比例的青年求職者在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就業;此外,京、滬、深對高學歷人才需求較大,其防疫加劇了青年就業壓力。
界面新聞報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昨天在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舉辦的「鴻儒論道」線上論壇分析中國的青年失業問題。
當前,中國仍採取動態清零的嚴格防疫措施應對COVID-19疫情,導致企業動輒停產停業、消費不振。
盧鋒表示,疫情對第三產業的衝擊較大,青年求職者有較大比例在服務業就業,因此這個因素對青年就業壓力的影響較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9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年均成長1個百分點,但疫情以來這一成長趨勢出現暫時中斷。
除了疫情防控因素,盧鋒指出,近年來有關部門在網際網路、房地產、補教業等領域加大監管、從嚴監管,其力度超出常規,也對青年就業產生了影響。
此外,他提到,上海、深圳、北京等超大城市對於高學歷人才的需求較大。今年年初這幾個城市都嚴格防疫,導致這些就業重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短期內加劇了青年就業壓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較4月的高點6.1%下降了0.7個百分點,但16-24歲就業人口調查失業率持續走高,從4月的18.2%上升到7月的19.9%。
對於未來的青年就業形勢,盧鋒表示,正面和負面因素並存。
中國從1959年到1961年經歷大飢荒,1962年後出生人口大幅增加。
盧鋒說,今年開始中國新增60歲退休年齡人口將大幅增加,未來10年要增加800萬人。潛在退休人口的增加在客觀上會增加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他指出,從現在到2030年前後,青年人口總數和高校畢業生人數可能會持續成長,這會顯著提升未來青年就業壓力。
他認為,如何較快走出困境,關鍵取決於調整疫情防控策略、提升宏觀與結構政策的增長效能,以及體制性調整突破以充分釋放潛在增長能力。(編輯:張淑伶/吳柏緯)11109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