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鎖國引議 求是刊登習近平新發展舊文圖澄清
(中央社台北31日電)正當「閉關鎖國」一詞近來因學術論文引發軒然大波之際,中共黨刊「求是」雜誌明天將發表的總書記習近平舊談話提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
中國歷史研究院日前發表長達1.5萬字的「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文章,被認為是在釋放中國未來可能與西方國家脫鉤,轉而「閉關鎖國」的訊號,引發不小風波及聯想。而「求是」明天將發表習近平這項舊談話,同樣引發是否為「閉關鎖國」說澄清的聯想。
習近平這一談話,是在2020年10月的中共19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發表。內容提到,要正確認識國際國內形勢。「我們的判斷是『危和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
習近平當時說,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
隸屬中國社科院的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日前發表「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文章主張,明清採取的是「自主限關」,並未阻斷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鑒,動機是「維護國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對外部襲擾,特別是面對西方殖民侵略威脅時,採取的防禦性自我保護策略」。至於此舉長久以來被指為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主因,觀點已經過時,且站不住腳。
但星島日報對此發表文章指出,連結到中國歷史研究院的「強大背景」,如此為「閉關鎖國」翻案,顯然並非純粹的學術討論,有為現實政治服務之嫌。雖然文章指「自主限關」政策仍有侷限性,加劇了中國近代軍事和技術的落伍,但無疑為「閉關鎖國」翻案才是主旋律,用意似乎不言自明,「以打造理論和歷史經緯支撐」。(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10831
- 2024/11/30 09:22
- 2024/11/29 12:19
- 2024/11/28 17:18
- 2024/11/27 11:34
- 2024/11/27 08:37
- 2024/11/25 2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