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銳減財政壓力增 中國多地調整預算以保民生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5日電)中國近期陸續推出包含退稅在內多項紓困政策,藉此穩定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退稅雖成了企業的「救命稻草」,卻直接影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多地不得已只能調整支出預算保民生。
受到疫情影響,在中央一聲號令之下,中國多地方政府都祭出紓困措施為企業減輕負擔,其中減稅、退稅的政策力度較大。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截至目前,中國各地的退稅規模已達人民幣2.64兆元(約新台幣11.7兆元),曾有分析指,今年整體退稅規模將會超過人民幣3兆元。
大規模的退稅雖然讓企業多少能喘口氣,然而對於地方政府的財政卻直接造成影響,今年不少地方的財政收入出現下滑。在收入減少、剛性支出不減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面臨財政壓力,不得不做出調整。
據報導指出,近日重慶市提出了預算調整方案報告提及,為了因應減收,擬刪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除了工資、合理運作與基本民生等剛性支出外,合計刪減預算支出約50億元。
根據重慶市財政局的資料顯示,今年前5個月,重慶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減14.9%。
除了重慶之外,今年同樣受到疫情衝擊的蘇州市發布預算調整方案草案,主要的措施包含刪減公務接待費、會議與培訓費,以及因公出國的經費。同時,刪減各類受疫情影響的工程進度款,刪減後節省的經費將統籌用於疫情、紓困等急需目的。
昆明市財政局近日則發文要求,調整年初編列的預算,刪減非剛性支出,在「三保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未落實前,除應急支出外,不得支出其他事項。
報導引述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分析,在疫情衝擊超出預期以及土地租售收入減少的情形下,各地政府的收入衰退、抗疫紓困支出增加,地方財政情勢緊張,第4季的收支矛盾將明顯加大,「未來地方政府調整收支預期可能會逐步增加」。(編輯:曹宇帆)11107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