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推核酸檢測常態化 專家:可能沒完沒了

2022/5/25 13:48(5/25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25日電)中國推動核酸檢測常態化,除了拖垮財政的爭議外,防疫效益也受質疑。專家表示,若頻繁核檢不是為了等待更有效的藥物或疫苗,這樣的檢測就沒完沒了,因為病毒不可能清零。

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和全世界都不一樣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對抗賽。由於堅持「動態清零」,大規模、高頻率的核酸檢測被認為是「及早發現」疫情的關鍵步驟。中國國家衛健委23日表示,省會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方便民眾核酸檢測。

從媒體報導來看,安徽合肥要求全市居民每5天一次核酸檢測,河南要求每48小時要有一次核酸檢測;在浙江杭州,已經布局1萬個核酸採樣點。

台灣疫苗產業協會理事長何美鄉告訴中央社記者,政府要提出任何防疫措施都可以,問題是COVID-19疫情、Omicron病毒株哪怕還會有變異,卻不會消失。「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去想,下一步要怎樣?要有一個看得見的『終點』和目標」。

中國國產Omicron滅活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何美鄉認為,若這是現階段中國防疫的重要目標,那當前的頻繁核酸檢測就「情有可原」,否則無期限做下去的意義不大,只是賠上每個人的時間、賠上所有的資源、賠上國際的競爭力。

陸媒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24日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如果常態化核酸能代替封城,豈有不支持之理」。不過,以北京的例子來看,這一波疫情從4月22日至今,歷經1個多月的嚴防死守以及超過10輪的區域核酸篩檢後,並沒有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雖然目前沒有封城,但交通停駛及要求居家辦公的「靜止」範圍越來越大。

何美鄉說,頻繁核酸檢測確實能夠減緩疫情傳播速度,但是在病毒已經進入社區的情況下,難以清除疫情。尤其Omicron病毒株隱匿性強,她強調,「從宏觀角度來看,病毒是清不掉的」。

在成本方面,即使中國的核酸檢測價格已經很低,單人單管約人民幣20元(約新台幣88元),多人混檢約每人5元;但數億人頻繁篩查累積起來仍是花費驚人。

多家中國媒體近日關注「誰在埋單」,認為若由醫保基金支出,恐怕會影響未來看病權益;若由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可能對當前經濟雪上加霜。

華創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近日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成本估算,測算疫情至今核酸費用約3000億元,其中今年前4個月已花近1500億元。80%由醫保負擔,各級財政僅需支付約20%,全國醫保還有3.6兆元,全民2天一測的話也只能支撐3年半。

這份報告引發輿論譁然。第一財經隨後報導,除了廣東等少數省分和城市之外,目前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城市多是由地方財政來負擔相關支出,醫保基金這個「看病錢、救命錢」只負擔符合相關規定的那一部分。

這些報導顯示,即使民眾做核酸檢測不用掏錢,但絕不是真正免費的服務。由於疫情封控,今年4月超過30個城市的財政收入呈現下滑。

就算核酸檢測成本可負擔,甚至還因廣設採樣點創造一些就業機會,但這種「中國式防疫」的背後,需要全民高度配合並搭配「健康碼」等科技監控,並非每個國家都可複製的經驗。在長期高強度抗疫下,無論是防疫人員或普通民眾都可能出現疲態。(編輯:李雅雯)11105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