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創立 上海獨立書店盼新模式度過考驗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3日電)上海一家誕生於疫情期間的獨立書店,憑藉著獨到的經營理念,在賣書幾乎沒有利潤的情況下,奇蹟般愈做愈好。不過,近日上海遭逢最嚴峻疫情,書店再次面臨生存考驗。
在中國大陸,實體書店遭遇網路書店的低價競爭,經營非常辛苦。一些大型連鎖書店如蔦屋書店,通常與地產公司的優惠招商結合,加上透過非書商品銷售創造盈利;有些書店因為是國企,經營壓力較小。個人獨立書店如果沒有特色或好的經營模式,通常很難存活。
書店「神獸之間」在2020年1月創立,隨後就遇到COVID-19疫情爆發,全國嚴格防疫,創辦人蔣巍自嘲,當時「2月收入夠付水電費」。
蔣巍告訴中央社記者,整個2020年上半年,他算是「以店會友」,和到店裡逛的年輕人聊天,漸漸累積出口碑,這為疫情緩和後的生意定下了基礎。
「神獸之間」經營亮點之一是,它標榜與網路商城京東上的零售書籍同價,平均相當於定價7折;在實體書店經營成本較高的情況下,這樣幾乎沒有利潤。蔣巍說,自己不得不這麼做,因為「圖書就該打折」的觀念已經深入很多讀者心中。
他的想法是,正因為沒有毛利,「書賣得好不好對我們不重要,選書唯一考慮是不是好書」。他請自己在人文社會領域的朋友、尊敬的前輩幫忙規劃選書,期待讀者能透過這些書「對世界如何運行比較了解」。
「書店最不缺有情懷(理想)的人。」蔣巍學的是經濟,在創辦書店之前是一名證券公司的行業分析師,專研領域偏文化傳媒方面,秉持著自己年少時對文藝的愛好,他希望能讓書店經營在商業上成功。
「神獸之間」不靠賣書賺錢,但靠會員經營獲利,會員一年繳交人民幣700餘元(約新台幣3000餘元),可享有一定數額的飲料、一定時數的店內自習空間,還可以借書店裡的書。
在新開的九里亭分店裡,除了咖啡區,連閱讀座位區都有些不同的設計區隔。會員享用的自習空間更具獨立性、燈光也比較好。
蔣巍自稱是「在商業觀念上很少束縛的人」,但許多創新之舉難免引來質疑。譬如,被借過的書是否還可售出?蔣巍認為,實體店的客人是當場買書的,只要認同書況就沒有問題。
此外,雖然蔣巍不在意書籍本身的利潤,但是加入已經殺得血流成河的價格戰中,對其他書店業者難道不是又一次打擊?他說:「作為實體店,我能影響的就是3公里的範圍,你(其他業者)該怪的是5公里外的電商。」
對於書店,蔣巍還有很多想法。新的分店戶外有個專屬的貨櫃屋,因為架高,感覺像走入樹屋一樣。他打算把這個貨櫃稱作「掉線島」,未來客人想進來閱讀都必須先在櫃檯寄放手機。貨櫃屋內擺放的都會是大部頭的書,可以進來體會專心閱讀、不被網路打擾的快樂。
在和記者分享書店如何走過兩年多疫情低潮時,蔣巍曾說,上海對疫情的管理比較不會「簡單粗暴」,不會動輒勒令關店避疫,留下一些生存命脈。他也曾考慮過選在二線城市創業,因為成本較低,但事後看來,選擇上海才能熬過這兩年。
今年3月中旬,上海疫情變得嚴峻,在堅持「動態清零」的目標下,當局逐漸展開大規模的核酸檢測,許多店家因為封閉管控不得不暫停經營,「神獸之間」的兩家店也停業達一週。
面對如此形勢,蔣巍說,企業主只能扛下壓力,同時也會更注意運用線上的行銷,「但實體店的營收主要管道仍然在線下」。(編輯:楊昇儒)11103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