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反覆 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陷兩難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國的COIVD-19疫情反覆,即使防疫措施嚴格,仍不時傳出新的確診病例,無法達到「清零」目標。在其他國家考量經濟、民生而逐漸放鬆管控之際,北京恐因冬奧會等因素難以在防疫上鬆綁。
中國這波因跨省旅遊而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逐日升溫,官方今天通報新增50例確診,涉及內蒙古、貴州、山東、甘肅、北京及寧夏,其中內蒙占了32例。
綜合陸媒、英國廣播公司(BBC)等中外媒體報導,中國自去年5月大致控制疫情後,持續採取「清零」政策,藉由封城、大規模核酸檢測以及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持續隔離和醫學觀察來撲滅每一次群聚性疫情,並對海外旅客緊閉大門。
但是維持「清零」帶來的社會成本一直在中國國內引起辯論。隨著Delta等更具傳播力的變種病毒傳入,疫情往往迅速擴散多省,這讓控制疫情需要更多成本。
今年7月下旬,江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爆發的疫情波及湖南、遼寧、廣東等9省,直接或間接感染人數達數百人;雲南小城瑞麗則因與緬甸接壤,兩年來已封城5次,許多人已做了近60次核酸檢測。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跌至4.9%,相較於第2季增速放緩3個百分點,遜於預期。國家統計局說,目前「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公開主張中國應考慮「與病毒共存」,卻因此招致批評甚至攻擊。反對者認為,「清零」可最大限度保障民眾生命健康,並提供安全的環境。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稍早前在一次採訪中再次委婉表示,中國未來可能調整策略,「我們盡快到2022年初(疫苗接種率)達到85%以上…如果到那個時候,全球都開放了,病死率降得那麼低,我們為什麼不開放呢?」
美國「紐約時報」也認為,中國是時候改變策略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
不過,有分析說,北京很難立刻決定當前是否應放鬆防疫,無論是否鬆綁,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分析說,當局一方面必須考慮中國仍不均衡的醫療條件無法因應鬆綁嚴格措施後出現的大量病患;此外,明年初冬季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同年3月又將召開全國「兩會」,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必須保證社會穩定,即使要調整防疫路線、放鬆管制措施,也可能選在明年4月以後。(編輯:周慧盈/楊昇儒)11010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