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保險機制不一 延後退休年齡恐引對立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北京6日電)受到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在人大會議上宣布「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但中國現行養老保險機制不一問題若不解決,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恐引發對立。
這次中國全國兩會(人大、政協)召開前,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月18日透露有人大代表建議東北地區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限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則在2月26日的記者會提及,已在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具體方案。
李克強5日在中國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4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談及人口政策時則說,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若回溯上述2月間官方透露的訊息可以發現,無一不能呼應李克強所提出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由於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來臨,中國政府近10年左右除漸進鬆綁生育政策,也計劃逐步推行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中共中央在2013年11月提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便指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而2020年底,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5次全體會議審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則進一步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是根據1978 年的法規要求,男性60周歲,女性幹部55周歲,女性工人50周歲。但社會輿論對這項機制長期缺乏共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養老保險金機制並不統一。
中國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共有三種,分別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
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沿襲計劃經濟體制的退休模式,個人不用繳費養老金,由國家財政支付且受益較高;而其餘兩者都需要個人不同比例繳費,受益相對較低。這種現象也被詬病為「退休雙軌制」。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9年底,參加中國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突破5.3億,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為4.3億人,而享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的編制內總人數則是3000多萬人。
可以預見的是,若在這種分配不均的養老保險前提下討論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恐將陷入不用繳費而養老金高者會贊成,需要繳費而養老金低者反對的對立。(編輯:周慧盈)11003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