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福建招台灣建築師下鄉規劃 磨合中推廣台式經驗

2020/12/20 19:13(12/20 19: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0日電)台灣的社區營造聞名兩岸,中國福建省官方順勢提出鼓勵政策,目前至少有30多個台灣團隊在當地規劃鄉村建設。有設計師比較,台灣民眾在過程中參與更多,大陸則是村鎮政府主導。

台灣埔里的桃米村、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等早已是許多中國大陸公益組織來台時參訪的聚點。如今,更有些台灣的社區營造、景觀規劃相關人才到大陸,在2017年中共19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資源引導下,把台灣經驗推廣到大陸。

張欣頤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研究所,2015年來到福建,隨「上趣開新」團隊在福建已陸續完成數個鄉村規劃案。

在此之前,來自台南的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也到了福建。這個以安平樹屋、藍曬圖等地景設計讓民眾留下印象的公司,2014年開始對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進行古鎮改造,相關歷程後來記錄在大陸方面出版的「嵩口模式」一書中。

2018年起,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財政廳和台辦提出「鼓勵台灣建築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鼓勵各地選用有經驗的台灣團隊承接村莊整體規劃設計諮詢項目,費用在人民幣50萬元(約新台幣220萬元)以上的,每個項目給予50萬元的補助,省級財政每年支持10個項目。

此後,有更多台灣的專業人士到福建參與相關計畫。據瞭解,目前至少有30個台灣團隊在福建從事村莊規劃。

張欣頤11月在上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台灣團隊的特色是,在規劃的前期階段,會花更多時間做盤點、調查,工作人員與村民吃住都在一起,去細緻地瞭解當地的需要;此外,規劃時也會更多考慮歷史和人文因素,而不只是地理環境本身。

根據陸方規定,承接農村3層以上村民住宅或其他各類建築的施工圖設計項目,台灣建築師團隊必須與大陸有專業資格的施工方合作。

張欣頤直言,最辛苦的部分就是「觀念磨合」。大陸的施工團隊希望能拿到一個簡單明確可操作的方案,按圖操作就好;台灣的工作人員則看重下鄉駐村的訪查過程,陸方稱之為「陪護式」服務。

「剛進村不久,他們就會問施工圖畫好沒?我們預期是必需要半年才會有施工圖。」她說,一開始花了很多的溝通成本,幾年的磨合下來,陸方看到了成功經驗,對台灣團隊的信任感增加,也會協助對接更好的資源給優質的團隊。

台灣從1994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到近年走向「地方創生」,相關社區經驗已經走過26個年頭,蓬勃的民間組織活動更讓台灣的社區有「由下而上」改變的動力。

這也正是兩岸差異之處。同樣是由政府出錢聘請規劃團隊,在台灣,規劃師主要任務是滿足地方需求,過程中更多跟在地組織、基層民眾互動;在大陸,需求方主要是鎮政府。

張欣頤觀察,福建村落裡的居民少,他們對發展的認知不同,不見得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是想看對方能提出什麼。台灣規劃團隊必須為民眾去設想更多未來的發展,往往等方案都差不多了,再向官員及居民說明。目前這些規劃案大多是以旅遊為主,如果是古村落,則主打建築或民俗特色,彰顯文化內涵。

她坦言,要讓大陸民眾有「自下而上」的社區營造認同,不是短短一兩年可以做到的,但也不見得很困難。對居民來說,改造的民宿能不能賺錢、社區交流中心的咖啡館有沒有遊客前來,就是最直接的感受,有效益就會開始有認同。

被問到是否擔心福建省的政策變化影響後續工作時,張欣頤認為,政策會讓地方更願意配合,但村莊改造振興是趨勢,好的團隊在當地還是有機會。上趣開新也在穩定經營後,去年正式於福建註冊公司。(編輯:楊昇儒)10912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