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上升 中國供應鏈可能遇難題
2020/4/15 09:28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第一季進出口數據好轉,但在國際需求萎縮下仍有隱憂。有分析進一步表示,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上升,去中國化趨勢加劇,中國長期還將面對供應鏈部分重構難題,影響可能更深遠。
中國第一季以美元計價出口年減13.3%,進口年減2.9%,貿易順差132億美元。中國海關總署表示,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容低估。
路透報導,3月進出口好轉展現中國外貿韌性仍在,尤其東協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顯示中國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正在加速中。
但海外疫情3月開始迅速擴散,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風險加劇,也讓中國外貿面臨的困難加大,更大的衝擊可能在後面。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升溫帶來的供應鏈產業鏈重構更值得警惕。
報導引述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中國更大的衝擊可能還在後面,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外需斷崖式下滑,訂單大幅萎縮;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上升,去全球化、去中國化趨勢加劇,供應鏈部分重構。
他說,第一個衝擊可能是短期的,影響是劇烈的;第二個衝擊可能較為緩慢,但影響較為深遠。
中海晟融經濟學家張一則表示,中國進口好轉很大部分來自於向美國進口農產品,以及中國市場需求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落實。此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儲備需求也貢獻了一部分進口成長。
不過他認為,數據呈現的好轉不代表未來無憂,接下來第2季出口下滑已經成為市場共識,20%以上的下降更是高機率事件。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應審慎考量大規模失業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編輯:翟思嘉/曹宇帆)10904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